川网丈母娘归天入土记

川网丈母娘归天入土记

露胆披肝小说2025-03-07 17:36:07
川网丈母娘住吴川烂材镇百谷村,家穷,且年事已高,身体欠安已一年有多。这段时间来,丈母娘上医院有如家常便饭,使用花费也如流水般,奈何两个小舅子是种田的庄稼汉,种田所得都不及计生执法队所罚,这样寻常的百姓
川网丈母娘住吴川烂材镇百谷村,家穷,且年事已高,身体欠安已一年有多。这段时间来,丈母娘上医院有如家常便饭,使用花费也如流水般,奈何两个小舅子是种田的庄稼汉,种田所得都不及计生执法队所罚,这样寻常的百姓家庭如何承受得住?!幸亏有川网这个金龟婿在顶着,不然如何了得?也算川网祖上积点阴德,他终于能谋得一官半职。特别是上任后,大烧了三把火,提拔了一两个总坛主和一批版主,口袋收入惭丰。更重要的是,川网毕竟是个喝过几瓶墨水的人,经济头脑先进,投资观念超前,通过引进现代先进企业管理制度,把老婆原来摆的地摊升级成为现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餐馆。经过近一年的苦心经营,虽多受骚扰,但盈利甚厚。因此,经这番折腾下来,川网还算顶得住。只是令川网担扰的是:随着银行存折的数字归零和变成负数后,丈母娘的病并不见好转,反而是一日比一日沉重,眼看就是羽化登仙了。川网和老婆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医院里,川网老婆曾听人说过:现在市里的殡改政策很严,要在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及早处理。否则,人要是在医院走了,是万万不能抬出医院半步。夜间就寝时,两夫妻吹吹水后,打定主意把老妈子送回老家。为了让老人入土为安,不受炉火之烤,川网夫妻处处小心,事事谨慎,方方面面都做好保密工作,紧锣密鼓安排后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烂材镇主抓殡改工作的副镇长,姓吴,名叫狼心。那厢生得脸大口宽小眼,满脸横肉,油光满脸,大腹便便。他那圆溜溜的小肚球,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已有八九月的孕妇。这几天他打牌的手气奇差,输了好几位数字。上午11点多钟,在床上小躺,正愁囊中稍涩时,突然手机唱起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铃声。
“喂……谁啊?”他慢吞吞的打开手机。
“我,狗肺啊,吴镇长,有水鱼啦。”
“有水鱼?”副镇长着实兴奋一下,大声的问,但随即又扳起面孔:“知道了,哪条村的?要密切监视,随时向我报告。好,好。”
这个狗肺为何方人物?他和镇长狼心又有什么勾当?看官的,莫急,请容我慢慢道来。原来,烂材镇的殡改任务是每月要完成数百个(数字保密,恕不公开),是市里下达的硬指标,与政绩相挂钩。为了保证完成上级交给镇的殡改任务,该镇殡改工作由书记领导,主管副镇长亲抓,层层签订责任保证书,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订了激励机制,所收殡改费除开成本费外,其余2成上缴镇政府,其余8成则由殡改队成员及发现举报者瓜分;在各村建立线人网络;以及建立村村老人名册等等。所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上文中的“狗肺”即为“勇夫”——线人之一,乃为烂材镇本地有名的浮浪子弟。此人无恶不作,平时作伥乡亲,是个过街老鼠式的人物,乡亲无不憎恨。他平日喝两口酒,无所事事,到处闲走,出入于乡村与山坡之间,专注于老人与死人之上,就任你有不透风的墙,他都能知个一二。俗语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川网保密工作也开展得滴水不漏,但川网丈母娘从入院到回到村,他都已洞释于胸。面对着这样的发财机会,他焉能放过?于是便出现了刚才打电话的那幕——向镇长禀报领奖去了。而他所说的水鱼则是他们的暗语,死尸是也。
对于这一切,川网又岂能知道?此时,他正坐在办公室的皮椅上,自以为工作做得密不透风,盘算着下步工作的走向。因为他丈母娘自从回到家后,更是如耗尽油的灯,日益微弱起来,去上天报到只是时日的问题了。农村老人都喜欢入土为安,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入土后不被狼狗重挖出来呢?川网深深知道:“这种事除了保密工作做好外,还非交一点罚款,打通关节才行。”川网在机关混了这么多年,人面还是较广的,他首先打电话给在烂材镇当办公室主任的同学,调查“放行”的价格,希望尽量讨个最低价,再说这段时间手头确实是紧了。有了底之后,他找到平日一起玩过的市殡改大队的副队长。这个副大队长姓蔡,名叫秘史(有人又叫必死)以前川网也曾关照过他,也曾在老婆的餐馆里“白腊”过几餐饭。他听清川网的来意后,大拍胸口,满口答应。还关心的问:“断气了没有?如果没有,到时再帮搞妥。”听了这话,川网心稍有心安。
过了两天,老太太两脚一伸,终于成仙了。噩耗传来,老婆悲伤的奔丧而去,川网也不禁掉下几滴眼泪。然而,老人成仙,就要入土,哭也没用。川网只好收拾伤心的感情,去找市殡改大队的副队长。副队长云云:“我已跟烂材镇主管殡改工作的副镇长说了,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本来是绝不可以放行的。但看在朋友的份上,就同意放过了,出殡的时候,不会去干扰,但要交一万八千元。出殡的早上,打他电话就行。”“哇,不是吧?又不去抢?我在烂材镇的同学才说内部价为六千元,怎么凭你队长的面,反而更多了?”川网心里说,但口里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该怎么办呢?还是回头找同学吧。”当川网拿定主意去找同学时,同学告诉川网:“你亲戚是不是百谷村的,是不是已跟吴镇长说过价了。如果是,我帮不了忙了,只能是一万八千元。如果不是百谷村的,就可以给六千这个价。”
“他妈妈,是不是排好的。这么狠!”川网不禁骂娘起来,心里一百个不是滋味。然而,现在可是骑虎难下了。但川网毕竟是经过世面的人,临危不惧,他想明天出殡的上午,再叫小舅子拿点钱去搞妥那姓吴的。
出殡那天,是定在下午六点,因为那时出殡,较不引人注眼。早上,川网抱着三成的希望,叫舅子打通了吴镇长的电话,客气地请他到当地一间餐馆里喝茶。虽极尽殷勤,但那厢就是不动心,给少一分,他都不收。消息报到川网那里,川网心里犯嘀咕,难道这厢这般的牛?打通同学的电话,谜底才揭开。原来镇的殡改大队成员为了保障成员间的利益分配,定了一条铁的纪律:不论是谁,都不认五亲六戚,所收的钱全上交大队,按分提成。“这帮断种冤节的,制度还挺严的。”川网禁不住骂了出来。眼看就要到下午了,事情还未办妥,要是这帮贼大搞法场,将如何是好?正在沉思之时,突然手机响了。“谁啊,真的烦死了。”川网不好气的说。
“你,我看你真的是没用了,镇殡改队的人六七个已经走上门来了。现在是全场的亲戚都在骂你川网,跟人讲什么价?这点事都办不好?要是丈母娘不能顺利入土,这个罪名你担当得起吗?”
“哦,原来是老婆啊。他们什么知道这事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