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秋水落红莲

坐看秋水落红莲

公诸同好小说2025-07-13 16:25:34
[引]
巍巍高山,峦嶂承云,皑皑飞瀑接天边落霞;
萧萧风林,玉树傍日,澄澄碧水绽绮秀莲花。

“终南山上,清函谷中,后之来者,坐看秋水落红莲……”

[一、绽放]
梁纪年八十又九载,仲夏。
终南山上风和日丽,碧峰层出,鸟鸣不绝于耳,烟霭缭绕若云。前来终南山上香祈愿的百姓络绎不绝,香火之盛,使得清修之地也有了门庭若市般的热闹。山间庙宇高阁叠出、复道穿空,粉墙灰瓦在青山秀水间愈显肃穆与宏伟。
清函谷是终南山上的一处避风山谷,得名于谷中的一汪碧水、数枝芙蕖。因清函谷坐落在诸寺之后,未有前人踩踏出的山路,故鲜有人前往。
今夏较之往年更为炎热,烧香求签的人们无不汗流浃背,虽山风时至,但烈日当空,盘山的长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富家子弟尚可乘车举伞,穷苦的百姓只得暂避树荫之下,躲过正午的阳光。一对穷苦的老夫妇已等了许久,口渴难耐,却见烈日丝毫不收敛光芒,只好悻悻地向山中行去,就这样无意间走入了清函谷。
谷中尚有未被俗世打扰的宁静,碧水滟纹,清冽非常。老两口趴在池塘饮了数口,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环视谷中之景,藤葛蔽日,数点莲花铺在水面。
老先生还在啧啧惊叹,只听老妇人忽然叫道:“哎呀!这里竟有两个孩子!”
老两口伏在水边,只见池中一枝并蒂莲花静静绽放,一白一赤,白的如玉,红的如血。老两口小心地从荷花中抱出两个还在熟睡的婴儿,原来是一双可爱的女娃。白莲中的女娃眉心一点淡淡的莲花,白色漾开,如梦似幻;红莲中的眉心一点浓郁的红莲,似朱砂新点,异常艳丽。
“也不知这是谁家孩子……”老妇人怜爱地看着熟睡的婴儿,不禁心中疑惑。
此时并蒂莲花中没了婴孩,竟逐渐枯萎,白莲本就羸弱,低了头没入水中去了,待老人发现的时候,红莲也凋谢了大半,满池尽是灼目的莲瓣,朱红落尽如剪碎的彤霞。
面对此景,老两口如痴如醉,决心抱了婴孩回去抚养。日向西倾,老人蹒跚在回家的路上,神仙庙宇在后,家在襄国边城。

[二、手中生莲]
梁纪年九十又五载,梁国遣使臣及商队往襄国,途经边境城市,便借此机会交换物产。
襄国君主考灵王亦遣使去往边城迎接,九岁的太子上官宸羽随行,说是见见世面,其实玩心正浓,趁此机会出来逛逛,身边还跟了卫远、嵇昌等几个同龄的伙伴。
正值冬夜,三星高照,其风也干燥,夜也清明,长街集市入了夜依旧灯火通明,往来商客兴致极高。
华灯璀璨,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往来行人形形色色,老的、少的、粗布麻衣的、玉带锦服的让常处深宫的孩子们激动不已,小伙伴们不一会儿便消失在流动的人群中。
卫远本陪着太子走在街边,可当他沉浸在远处绮丽的花灯中时,太子已经兀自离开,闪烁的灯火让他眼花缭乱,刚随太子买的莲花灯也被夜风吹熄。
“你也喜欢这个吗?”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卫远从花灯的梦中醒来,见眼前一个女孩正指着自己的莲花灯,一双盯住花灯的眼睛即使在夜色里也清澈明亮,蓬乱的头发遮住半个额头,却可见眉心一点朱砂红色,画成莲花的形状。
卫远见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又破衣烂衫的,估计是想要花灯又无钱去买,便说:“这个是我家少爷的,不能给你,那边还有牡丹芍药的,我可以送你一个。”
“我不要。”小女孩却出人意料地摇摇头,抬起眼来笑着对卫远说。
“那……那你想怎么样?”卫远急着找太子,又打发不掉她。
“我喜欢你的莲花灯,可是它颜色暗淡,又……没有莲心,是朵可怜的莲花……”小女孩一本正经地说着,伸手要去拿卫远的灯。这时只听人群中有老妇人呼喊:
“泠砂!快回来!泠砂——”声音因焦急而颤抖。
卫远还未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小女孩多有不情愿地一努嘴,说道:“让你看看真正的莲花!”说着便举起一只小手,随着五指地缓缓张开,手心处一朵红莲无声地绽放,花瓣若绢,鲜红如血,“送给你。”惊讶之极的卫远接过红莲,夜风中莲瓣飘曳,似有生命,让他仿佛看到一弯清碧的池水,池中红莲昭示着又一季盛夏。
待卫远回过神来,小女孩已经不见了。此时一队疾行的车马已经近身,卫远以身护住花灯滚到一旁,心还在为刚才惊险的一幕怦怦直跳,起身欲走时,他发现,手中的红莲不知去向……

当夜,随行的师傅教太子和众少年诗书,也讲到些有关列国的历史传说,最动听的莫过于一次祭典活动——南方某国大旱连年,人们熬不过去,只得背井离乡。后来有人自称终南山仙人,可求雨水,于是国王沐浴斋戒,亲筑祭坛。酒旗皆备,祭司祭过天地后,乌云齐聚,势在下雨,可连年旱灾是国力衰弱,他国军队此刻破了城门,毁了祭坛,雨还未降,云破日出……
卫远一心想着当夜的奇遇,后悔自己躲马车时丢了红莲,师傅的故事还未讲完,他已忘去大半。

[三、莲中人]
梁纪年一百载,年仅十四岁的卫远作为谋臣,随襄国太子上官宸羽赴梁国为质,当时襄梁结好,卫远于梁国继续学业,兼任梁国要职。

梁纪年一百零八载,襄考灵王病笃,梁王以此要挟襄太子上官宸羽,卫远等人夜送太子出城逃亡,不料行踪暴露,太子遁入漳水畔蔷薇林,卫远另与两人驾车往楚国方向求援兵。
当夜,梁国派重兵紧追卫远之车,关隘要塞皆严格盘查,几人的画像贴于城门处,想出漳水西关着实不易。
三人见追兵难甩,于是稍作商议,另两人驾车仍从大道行进,卫远于途中跳下车驾,抄小道直奔漳水西关。
梁王早就做好了追捕的准备,已让各处人马搜寻可疑的人,漳水两岸也是如此。

夏夜晴朗,参商高悬。
卫远借着星月微光,拨开丛生的蔷薇,蔷薇的刺划破了他的青衫。漳江的水声渐渐清明起来,追兵已逐车远去,卫远此时才敢长出一口气,既而又向水边关隘奔去。
望舒光幽,还有小舟靠在水边,流水淙淙,菡萏丛丛,舟上的人儿正仰观天穹。
卫远才走出蔷薇林几步,只见巡逻的兵士正朝他的方向走来。过于紧张的他没有想到兵士只是夜间巡逻,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局促反而引起了兵士注意,无奈只得加快步伐跑向漳水。
那漳江宽有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