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方的奥秘
早晨弯身刷牙洗漱的时候,突然感到脸庞的一侧有麻木的感觉,接下来是眼角不能闭严,嘴角流有口水,脸形稍有倾斜,面部轻度疼痛。小女的突然发病,急坏了她的妈妈攀茄,还有我这个与攀茄要好的朋友。
攀茄丈夫已经去世几年了,家里家外的事情都需要她张罗,经常忙碌非常辛苦,我这个要好朋友当然不能坐视不动,要尽力去帮助她。
突然来临的病情立刻引起家庭恐慌,可是弄清病因对症治疗才是关键。我急忙在电脑网络上查找“寻医问药”和“病症解答”,还有常见病症的自我诊察及专家门诊远程指导诊治等。根据小女儿病情症状,我很快查出是“面部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急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中医属“中风”范畴,此为多发病。
在治疗上,中西医疗法都有见效多年的服药成方,还有磁电、热敷、红外线照射或短波透热等疗法。在护理上,要保持空气清新,避免风邪侵袭,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在预防上,要精神愉快闲适,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防止受凉吹风。
根据网上名医和专家的解答,我又分析了攀茄小女儿突然急病发作的原因:小女儿就读在山区的一所本科师院,暑期刚毕业回家,因为毕业后的就业没有着落,孩子心情焦躁多虑。刚回到家,正巧赶上大女儿和丈夫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在家小住,夜间孩子的突然哭叫,使她惊吓的睡眠不足,休息不好加上酷暑闷热等环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有病就需要看病,当我把网上查询的数据指给攀茄看,意图是别紧张,掌握些看病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治疗只是普通的问题。攀茄没有理会我的用意,也没有细看我查询的资料,只是眼睛斜看我一眼不信任地说:“你若能看病,还要医院干什么?”弄的我非常尴尬,好象我这个朋友不关心似的,赶紧陪着去医院。
我相信医院的医疗科技水平和医治能力,但对一些医生的服务态度曾经产生过质疑,特别是我们居住的小县城医院,个别医生的医治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前几个月,我的一个亲属患病住院。她多年来就感觉身体不舒服,皮肤出现斑疹,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口腔粘膜溃疡,口眼干燥,无力消瘦等。多次去医院就疹,医生说是感冒,打点针吃些药就可以了,可是她反复发作的病一直得不到彻底根治。直到几个月前的一次发病昏迷,住院多日不见好转,病情加重时医生才说出是病毒性感冒,要亲属紧急转院到省城。到了省城医院很快确诊为红斑狼疮晚期,确诊不到三月就医治无效去世了,年仅40岁。
我是个有病10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多年患病我基本久病成医,自己已经摸索了一些控制病情的经验。用过了许多药物,血糖总是不稳时高时低。在一次服用新药后,我要跟踪测试血糖。在医院门诊里一位医师让我去挂号看病,我说只是检测血糖,不用看病,可她还是给我写了挂号单。我气愤的出门把挂号单撕了粉碎,我不是为了几元钱的挂号费,而是心理感觉不舒服。我转身来到了另一所医院,医生没用挂号就给我填写了一份检验单,付款后只是几分钟的工夫,就检测到了结果。都是医院的一种简单检测,服务方法大不相同,现在科学发展,有些简单的医疗设备已经走入家庭,医院的服务措施也要适当调整。我自从有了血糖检测仪,自己就可以测试,再也不用去医院了。
我帮助攀茄选择了县城最好的什么二甲医院为小女看病。这回我有了经验,先到中医门诊看过后,又去西医门诊瞧病。可让我意料之中的是,中西医门诊的诊断及疗法与我网上查阅资料完全一致。接下来是西医门诊开方、付款、取药和短波透热治疗,可就在这个时侯,竟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攀茄拿着西医开的药方去交款取药时,正巧碰上在医院工作的一个熟悉的大夫,这个大夫看过处方后说,这净是些激素类药不行,我领你到中医诊疗室去看吧。她在诊疗室与正在工作的医生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中医开的药方自然是中药,处方上有蝎子、蜈蚣、杏仁、当归、红花等10几位草药。在排队等候交款时,攀茄听到有人议论说,医院的药费贵的惊人,比照市面的药房价格贵一倍还多。那就到市面药房去抓药呗?医生不让到外抓药的,会影响医生和药房之间的合作,影响医生个人的灰色收入。
攀茄听后心有触动,她悄无声息离开医院,来到在医院附近小叔子开的药房打探。小叔子拿起药方看后说,“你的药方抓不了药。”“为什么?”因为你的处方上开的部分是代号,比如其中的几味药,只写了7、8、9各6钱,这只有内部人和互相制定暗号的人能看清楚,也就是说这个药方只能在医生指定的地点抓药。
攀茄只好又回到医院等候取药,为了弄清中药的成分,数量、价格,在取完药后,她又来到了小叔子的药房。在一翻对比辨别之后,小叔子说,代号的几位中药都是贵重药材,数量只给你一半,价格又非常高,与我们药房比较,一副药高出一倍还多,一个疗程的几副药下来,价格是昂贵的。他还说,现在的医院因为各科室和部门承包,相互之间介绍病人,医生与药房的合作,最终的利益是利润的各自分成。
诊疗病室里,几个与小女儿同病的人正在做理疗,同病相怜的患者和陪同的亲属之间闲谈起来。攀茄因为注意到医院奇怪行为,她悄声问左边的患者,他做这种理疗要花多少钱;这位患者是当地油田开发的一个部门老总,他直爽地说这不用花钱,单位与医院是友好单位,可以给医院子女安排些工作,也常给医院解决些物资等。啊,怪不得在理疗时,医院的领导和科室主任等都来问候,攀茄若有所思。在问右边样子象农村来的患者时,患者诚实地说是亲属托人找到医生的,没花钱。但最后还是要适当给医生个人点钱,因为这里有人情,这样医生个人能增加收入,我个人也少花很多钱。攀茄听后似乎明白了许多。
小女儿的病很轻,好的也很快。经过简单的治疗已经病逾,只是花费了千余元。攀茄的小叔子因从事医药经营,十分熟悉医院内部状况。他说,医院的不正常现象不被人知的很多,你见到的只是毛鳞凤角,医疗改革迟迟不能到位原因主要是体制和人的因素。孩子患的这种病不属疑难病症,是常见的多发病,容易医治成本也不大。如果在社区诊所,也能尽快康复,价格就会便宜很多。因为治疗处方都是同样的,只是价格不同。
电视里的经济频道,正在播放关于医药与医疗的改革讨论,众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迪斯科
下一篇:蓝汐写给樱姑娘的情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