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

迪斯科

三笴散文2025-07-28 04:56:58
节前,行里组织的联欢活动,那迪斯科的节奏和动律还停留在我的脑海和肢体里面,真的,许久没有那样跳过舞了。
想起在北舞住校的时候,我们跳迪斯科的场地不是恢宏的幕布灯光前,而是在窗帘闭合的宿舍里面,伴着一盘嘶哑的带子,大伙一下亢奋起来,在宿舍里扭成一团。
那时,不懂事的我们嫌训练太枯燥、严格了,就像那闷热的空气,我们试图用身体撞出一个缺口,然而,那“闷热”就像张牛皮,柔韧,密实,反而一个个气喘吁吁地把自己撞晕了。
次日,住对面宿舍的训练老师见到我们,说:你们昨晚可真叫“群魔乱舞”啊!才想起虽然拉了窗帘,但身影分明映于帘上,那扭动的七八个女生,可不是群魔乱舞吗?好在老师语气调侃,包含一种过来人的理解。
那时,我们跳迪斯科充满了反抗和背叛的意思,在迪斯科喧嚣快速的节奏里,消耗着自己的体力,而不能明白老师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休息好,保持好体力训练。
现在回味迪斯科,从它的音乐特点来看,它只有情绪的感染,以强烈的节奏来鼓动人心。它并不重视思想内容,所以一般总是把旋律和歌词减少到最低程度,强调发挥低音部的节拍性的音型,形成一种象节拍器那样不断重复,经常出现急催战鼓似的重击节拍。它的狂热性和振奋情绪的力量也在于此。听众欣赏时,自己也被带进到音响的旋涡之中,欢腾地激动地跳跃和舞蹈,使人们一跳起来就停不住。这样,迪斯科很快地成了一种舞蹈音乐,同时也成为一种流行舞蹈的名称,而不单纯是音乐的概念了。
我没有想到,现在迪厅的设备竟是这样的好,我惊诧于那浩荡整齐的“迪斯科方阵”——横竖成行地面对着那面蓝宝石镜子。我站在镜子前的位置,因为我知道对着镜子会找到感觉。面对镜子里闪烁不定的激光灯、镭射灯,那感觉有一种自由驰骋、随心所欲的味道。
提气,收腹,腿蹦直,感觉有股力量在肌肉里面了——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和自然。
我知道,我站在那里,舞蹈就从我的指尖和脚背流淌出来,我不必用余光浏览任何人,就会有目光炯炯的男人为我拔剑。
小符是一个从部队转业回来的男孩,穿着迷彩裤,白背心,他先跳了一曲太空霹雳,很赢得了一片由衷的掌声。那一段舞里有好些笔直地扑倒地上然后再腾空蹦起来的动作,自然是部队操练的功底。他后来讲,那坚硬的水泥地把他的前胸后背摔得很疼。不过,他那飘缈“失重”的太空步实在惟妙惟肖。
迪斯科的最后,成了我和他的表演,同事们把我们俩围在中间,我们俩配合的很好,我们各自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式的自由舞蹈,我们沉迷在音响之中,随着音乐的强烈而急剧的节奏,自由地扭动着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腰胯部位,创造着各自的花样,充分地毫无约束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小符的快节奏中间掺一点慢而柔、轻而飘的太空步;我感觉着音乐,我知道跳迪斯科最主要的是让自己“放开”,让自己与节奏、旋律整个儿“水乳交融”,在音乐中把自己的好心情或者坏心绪释放出来,化掉、摇掉,音乐诠释了自己,自己诠释了音乐,如线条色彩之与绘画、言词语句之与诗歌……
我还运用了一些现代舞以至芭蕾舞的因素。迪斯科音乐的狂热节奏仿佛是一部发动机,舞蹈者按照这些音乐的节拍,像是触了电或上了发条一样,扭动着全身每个能够转动的关节,甚至让肌肉也跟着抖动。我们的双臂做出各种保持平衡的姿态和舞蹈性的动作;两腿不停地踏着节拍跳动、下蹲和转动,但很少作高强度的大跳;腰胯的扭动很强烈,但不做性感的挑逗;在舞蹈的高潮,我们往往连头部也强烈地向上下左右扭动和旋转起来,我们俩的舞姿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在那个场合里,仿佛世界的主宰者就是我们,这当中没有半点伤感和消极情绪。这样的迪斯科舞,可以说是一种个性解放的人的颂歌,基调是热情和健康的。我喜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