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河桥
春暖花开时,她嫁到山里,秋风落叶时,她要离婚了。为什么?山里太穷了,穷得她再也过不下去了。她叫菊,高考落榜了,回到山外小镇上,因为人物出落得水灵,一时间,媒妁盈门,有军官、有干部、有工人……但不知中了
春暖花开时,她嫁到山里,秋风落叶时,她要离婚了。为什么?山里太穷了,穷得她再也过不下去了。
她叫菊,高考落榜了,回到山外小镇上,因为人物出落得水灵,一时间,媒妁盈门,有军官、有干部、有工人……但不知中了哪门子邪?她都没相中,却偏偏爱上个山里人。
那是一年前的事,菊的邻家儿子要结婚,请来个山里亲戚做两件家俱,这个山里亲戚叫根,虽然衣服破旧,但人物却让菊眼睛一亮:年轻、魁梧、仪表堂堂。根更有一手木工绝活:他做的家俱不但样子新颖,还刻上好多花鸟虫鱼,让她大开眼界。那时小镇上新娘的嫁妆,是青一色的迎面櫃,和他做的家俱相比,真是又呆板、又土气。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根是祖传的手艺。他的祖父、父亲,过去都是走村串巷,专给有钱人家做细木工家俱巧匠。土改后,尤其是合作化以后,富人没有了,都成了穷人,这祖传的手艺,也就没了用武之地,父亲只好回到山里来。他总觉得这手艺不忍心失传,所以从根幼小时,就抽空教他做细木工活。偶而谁家女儿出嫁求到他,他就带着儿子去给人家做一两件简单的家俱,又总是粗活细作,在家俱上刻出许多花样。那时是不能收工钱的,只能以工分抵账。有时人家过意不去,就送点食品之类,算是额外酬谢。
菊每天都来看根做木工活。可是她更喜欢看的,是根这个山里汉子一和她说话就羞红的脸。
有一天她对根说:“大哥,你能给我刻尊菩萨吗?”
“能。”说着找来一块木头,那凿刀在他厚大的手上竟是那样轻巧,就像在木头上飞舞。不大一会工夫,一尊栩栩如生的菩萨就刻成了。菊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声说:“谢谢、谢谢。”
为了回报,二天后,她送给根一个绣着一对鸳鸯的烟荷包。她把荷包递到他手上,脸红得像被火烤,转身就跑了。根打开荷包,看到里面有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大哥,我要做你的媳妇。”
根做梦也没想到,这么俊俏的山外妹子,会爱上他这山里人。
菊的父母知道了,说什么也不准她嫁到山里去。根也诚心劝导她,山里太苦了,你会后悔的。可是少女的心为爱情燃烧,完全失去了理智,她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和你在一起,吃糠咽菜也心甘!”
菊自小娇生惯养,父母也拗不过她,只能流着泪,看着她嫁到穷苦的山里去了。
自农业合作化以来,菊是第一个嫁到山里来的山外姑娘,而且又俊俏、又有文化,成了全村的大喜事,一时鞭炮齐鸣、敲锣打鼓,小山村比过年还热闹。
但是,菊的浪漫的爱情美梦,很快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山里的苦,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一个劳动日的工分,还不足一角钱;日常生活开销全指望养几只鸡,下几个蛋;主粮常年是地瓜干。更可怕的是“农业学大寨”,男男女女没白没黑地搬弄那些沉重的石头,想回娘家歇几天队里都不允许。从小没受过苦的菊,觉得再也支撑不住了,她真想回娘家再也不回来。可是一想到根,她就不忍心了,根对她真好。她咬紧牙关坚持着。从春天到了秋天,脸晒黑了、人累瘦了、手上起了老蚕,回到娘家,母女抱头痛哭。再看看几个耍伴,有的嫁到城里,有的随了军,都过得有声有色。她的决心终于崩溃了,她要离婚!
回到山里,她整整哭了一夜。根也陪着她默默地流泪。根心痛她:再这样下去,说不定菊真会倒下,还是让她走吧。一清早起来,根给她做了一碗蛋面,自己把地瓜干泡在面汤里。菊一点胃口没有,根说:“这么远的山路,不吃饭怎么能行呢?”
在根一再摧促下,菊勉强吃了半碗。菊只带了几件随身的衣服和她珍爱的菩萨,就和根上路了。乡亲们送他们到村口,看着他们的背影,很多人流泪了。
从家到山外镇上,要翻过一座高山,还要过一条河,走累了根就掺着他,半天才来到河边。过了河就是小镇了,那也是镇政府的所在地。秋天下了几场雨,河水又上涨了。菊脱掉鞋子要过河,根说:“水很凉很深,还是我背你过河吧。”
菊说:“要离婚了,我不能再叫你背了。”
根说:“你这一走就再也不会过这条河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就让我再背你一次吧。”说着脱掉长裤捆在腰里,就蹲下来,菊只好再伏到他的背上去。
根吃力地趟着水向前走去,水渐渐地没到他的臀部。他怕湿了菊的鞋,用力向上托着她。菊伏在根的宽厚的脊背上,想起根对她的爱:哪怕一点好吃的都让她一人吃;家务活总不肯让她插手;感冒了,他会整夜不睡守在她身边;还有那无数个夜晚,她就像孩子一样躺在他温暖的怀抱里……她想着、想着,流泪了,泪滴在根的脖子上。根也在流泪,泪滴在河水里,没有一点声响。在快要上岸的时候,菊突然一声喊叫,原来她不慎把菩萨掉河里了。菩萨顺流而下,急速向远处漂去。根知道菊多么珍爱这尊菩萨,他放下菊,撒腿顺着河追去,直追到一个大水库,那菩萨才停下来。根忙脱掉上衣“砰”地一声跳了下去,向菩萨游过去……菩萨又终于又回到了菊的手里。菩萨眼窝里还有两汪水,像泪。
一阵冷风吹来,根打了个寒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忙穿上衣服和和鞋子,对菊说:“咱们走吧。”
菊突然瞪大一双眼睛,怔怔地望着根,一头扎到根怀里,“呜呜”地哭起来。根安慰她说:“别难过了,来世咱再做夫妻吧。我一定要投生到山外,不再叫你受苦。”
菊止住了哭声,擦干了眼泪,对根用令命的口气说:“蹲下!”
根诧异地看着她,不知是什么意思,只好又蹲下去。菊又伏到他的背上,说:“背回我去,我不离了!”
根说,这不是儿戏呀,我真的不忍心再叫你过那苦日子。”
菊说:“我认命了,快背回我去吧。”
乡亲们听说菊又不离了,都来安慰她,有的送来几个鸡蛋;有的送来一点白面;还有的送来不知多少日子积攒的一点钱,让菊买点营养品补补身体。菊感动地流泪了,终于鼓起最后的勇气,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农村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根第一个背起木匠工具,翻过山、趟过河,走到山外去了。一年后他回来了,已经是一个装修队的工头了。第二年的秋天,他把菊和儿子背过河去,一起去了城市,还带走了几个山里后生。有了妻子地帮助,根如虎添翼,几年后,他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装修公司的老板了。为了报答乡亲们当年对他和妻子的关怀和鼓励,他在家乡的河上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水泥桥,想起当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