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爹的百草园
孙二把他的红色二手宝来轰隆轰隆地开进院门的时候,他意识到院子里的气氛有点异样。以往,听到孙二“专驾”那略有些招摇的分明是排气系统出了问题的轰隆声,孙大爹、孙大奶总会一前一后,笑脸悠闲地迎出院门来。而这
孙二把他的红色二手宝来轰隆轰隆地开进院门的时候,他意识到院子里的气氛有点异样。以往,听到孙二“专驾”那略有些招摇的分明是排气系统出了问题的轰隆声,孙大爹、孙大奶总会一前一后,笑脸悠闲地迎出院门来。而这回,孙二没有享受到惯常的“礼遇”。孙二是孙大爹老两口多年的巴望和在街坊四邻跟前引以为傲的荣光,通过一番“奋斗”,现如今在离小镇五十公里外的新海连市里混成了单位的中层干部。对于父母的巴望,孙二略有些惭愧。自己并不居要职、享厚禄,因而并不能给二老晚年略显窘迫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善,除了过年过节与媳妇左思量、右权衡之后奉上的微薄的礼金和单位发的零星实物,孙二对于二老的生活并未作出多少贡献。这台被孙二戏称为“拖拉机”的小宝来,也是孙二与媳妇审慎研究下了狠心才购买的,初衷是为了接送闺女上下学,但也成了孙二回老家接地气的专驾,孙二也由此俨然成了“宝来男”。
孙二停好车,展眼向大院内逡巡一圈,大院子里满目翠绿、郁郁葱葱,如此景象,在不事稼穑的孙二看来也绝对预示着一个好收成。年过古稀之年的孙大爹、孙大奶蹲踞在院中的菜地里,手脚不停地收获着什么,不合时宜而又相互配合,看架势象是“鬼子要来扫荡了”。把孙二晾在边上片刻,终于忙里偷闲地抬眼望了望面带疑问的孙二。
孙家大院足有三分地大,北边两大间平房为主屋,西侧两小间平房为客房兼放杂物,东侧两间小平房则为锅屋兼饭厅,房屋之间用水泥打成了平地,水泥平地往南的一片就是孙大爹的百草园了。这样的布局总体上并无新奇之处,体现孙大爹匠心独运的是,这片生机勃勃的田地被孙大爹种植了诸如桃、柿、苹果、山楂、葡萄、百果、板栗、无花果之类的果木,月季、蔷薇、迎春、腊梅、倒挂金钟之类的花卉,以及生菜、韭菜、茄子、西红柿、蚕豆、洋葱、黄瓜、南瓜、苦瓜、包头菜、佛手瓜之类的蔬菜,品类繁多,参差错落,别有景致。孙二确信有些东西在孙店这方水土上并不能真正长成并结出丰硕成果,比如百果、板栗、山楂等等,但这丝毫不影响孙大爹多多益善精耕细作的兴趣。你得承认孙大爹是个不拘一格有创新精神,甚至还颇有些情趣的好农夫,他还饲养了十只鸡、三对鸽子、一条狗和一只鹩哥,狗屋鸽舍鸡窝鸟笼散布于大院四周,与房屋相呼应,与植物相和谐。大院的地块被孙大爹充分开发、综合利用,显示出效益的最大化,既为大家庭提供了充足的农副产品,也是孙大爹躬身陇亩、悠然见南山的寄情所在。严格说来不免有些杂乱,但如此一来,大院确实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点不谋而合地令孙大爹沉醉,令孙二痴迷。
孙家大院唯其面积稍大一些而已,与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之类相去甚远、毫不搭界,晋商、儒商之类的称谓也与孙大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孙大爹在孙店小街上开了二十来年的小店,经营南北杂货,过年过节红白喜事也常常帮人写点对联题个字啥的,但他从不敢称自己为商,充其量只能算贩,或者连起来称为商贩也无不可。孙家住所几易其址,形制各有不同,因缘际会冒称为“大院”也只是近些年的事。孙二眼神有些恍惚,依稀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孙家还挤在小街西边的一条南北巷子里,人家挨密密的,后来因盐河疏浚,河道拓宽,孙家故址已不复存在。孙大爹时当盛年,先是在社办企业做会计,领着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大家人勉为其难,孙大奶则在干好农事之余,做点豆腐、生点豆芽上街设点售卖以为补充。孙二兄妹三人还在上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其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多少还是吹及到了孙店这样的僻壤穷乡,孙大爹审时度势,显示出超群的眼光和见识,毅然从社办企业辞职下海,独树一帜地开起了孙店街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商店。孙二后来考取大学学了财经,他断定与家庭背景有直接影响。每逢学校放假,便会在家里开的小店里搭把手,兼职卖卖东西,招呼招呼客人。但多数情况下,孙二还是以学业为做,懒于或羞于在人前招摇。
“那时候东西好卖啊!”孙大爹每每提起自己当年的神勇果敢,不由得感慨系之。那时,孙大爹、孙大奶经营的夫妻档孙家小店异军突起,以其经营灵活,迅速与孙店街上历经多年占统治地位的传统集体商业旗舰供销社、老头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然,时代不断进步,商业日趋繁荣,孙家小店的黄金时代也并没有维持太久,孙店街的商业经营没几年就进入了杂乱无序的军阀混战时代。但在孙二看来,孙大爹当年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地位,在孙店街无人可代。
历史总会不断轮回。孙二想,当年老父埋头开店,大概永远也想不到,晚年会有这么一处闲适的所在可以作为归隐的田园。而当年,孙二课余假期每以看书做作业为由,偷懒不帮大人做事,躲在孙家老宅的后院里独自成一统,偷偷把后院墙根用碎砖烂瓦辟出一长溜所谓的花池,用草叉简单松土,从左邻右舍搜罗来诸如万寿菊、拐牡丹、鸡冠、马菜之类的花草籽株,胡乱地播洒栽植其间,春夏季节竟自长成丛丛簇簇花花绿绿的一片。孙二看会书本,再理弄一下花草,游走在他的“百草原”与“三味书屋”之间,乐呵呵不愁明天不忧未来,忙于店务的孙大爹对于孙二的瞎折腾并不过多干预。这是孙家百草原的雏形。而如今,乃父孙大爹退隐赋闲多年,经理的百草原的档次较之孙二的瞎折腾是明显上来了。闲来无事,孙大爹抄着手优哉游哉地在他亲手营设的王国里巡视,东瞧瞧、西瞅瞅,流连顾盼;或是置一长凳、泡壶热茶,用二胡、三弦拉弹上数曲淮海小戏;早晚间,孙大爹也会在水泥平地上打上一趟48式杨氏太极拳,竟面不改色心不跳。而孙大奶则在不远处洗衣做饭,自做自事,二老并不怎么搭腔,却是相安无事。如此这般,孙大爹感到怡然自足,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孙大爹、孙大奶皆是性情平和之人,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跟人脸红争执,孙家大院是街坊四邻们愿意前往的好去处,也是孙店老年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固定活动场所之一。每有人来,孙大爹辛苦培植的果蔬难免要遭受点小小的损失,吃个萝卜洗根黄瓜,多大点事,孙大爹从来都是一笑了之,不予计较。孙二常年在外求学奔波,对于早年为偷懒解闷种的花花草草仍未释怀,对乃父孙大爹有这么一处可以随性打造的百草园就有点心怀“嫉妒”。每每念叨着将来退休以后也要置办块地,建设属于自己的百草园,但在城里,这样的念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