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镇来过,从未离开
记得《似水年华》电视剧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谁让瞬间像永远,谁让未来像从前。当我迈着轻轻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为眼前具有千年历史古韵的水乡所惊呆,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古老的屋檐,翘起的瓴甍飞角
记得《似水年华》电视剧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谁让瞬间像永远,谁让未来像从前。当我迈着轻轻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为眼前具有千年历史古韵的水乡所惊呆,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古老的屋檐,翘起的瓴甍飞角,那细致的雕珑画栋,粉墙黛瓦,斑驳的墙皮,掉漆古老的门窗,所有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散发着质朴的芬芳。
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一块块小方石早已被岁月的风蚀磨得圆滑明亮,小巷逼仄,幽深不见底,在这样的小巷里,使我想起了烟雨蒙蒙的季节,一个打着油纸伞带着忧郁眼神的丁香姑娘款款走来。小巷两旁是一家挨一家的水上人家,厚实的门板,门板和窗棂上的雕花虽已百年了,但精致的雕花依稀可见,由于好奇,我试探地推了一户人家的大宅门,没有动静,门板很厚,高高的门板可以想象这家曾经也是一家大户人家,我又到隔壁的人家看了看,从外面看,不像我们北方的人家有宽阔的大院、高高的围墙阻挡,在这里看一户人家只能通过大门进去才可窥见一斑,里面是庭院深深,有回廊,有厅堂,有楼阁,每个厅堂利用的空间都是恰到好处。
到乌镇,这里的水阁是最著名的,刚开始我还没有注意,我和夫君走着,突然听见丈夫对我说:这不是和威尼斯一样吗,我定睛一看,还真是差不多,威尼斯的水下地基是由树桩构成的,树桩经过五六百年的海水侵蚀,已发生了风化,如今变成了水下活化石。而今天的乌镇水阁下面也是有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水上架上木板,矛盾在《大地山河》中曾经这样叙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大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到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水阁,是一个窗口,让你看到了真正的水上人家,更让你切切实实地看到了水乡的生活。
站在水阁的一隅,透过雕花木窗,脚下就是潺潺的流水,窗户下,杨柳依依,如今虽是冬季,可是这里一点的冬意没有,清风徐来,幽湿的气息里,水声呢喃,桨声欸乃,小河里,包着蓝印花布头巾的的船娘摇着乌篷船,静静地撑着竹篙,船轻巧地划过水面,绿水清波,一圈圈涟漪荡开来,坐在船上的人,都痴痴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乌篷船里不时地传出吴侬细语,真正体会到了”吴侬依依吴水流,吴中船楫好夷游。
乌镇的出名是因为临近京杭大运河,早在明清时期,因为陆地上交通的还不是很发达,在去往南京和上海交通要道上,乌镇处于枢纽地位,曾经繁华一时,富贾商人往来莅临,码头热闹非凡,店铺、当铺众多,然而繁华的场面终有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天,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在岁月的质感中,留下的是一代代人踏过青石板的足迹;河水冲刷过墙基所留下的深深的水渍;木板所散放出来腐朽味道的时光痕迹。
走过江南百年床馆、立志书院、茅盾故居、宏源泰染坊里高高飘舞的蓝印花、古戏台、汇源当铺,细品乌镇,黛瓦朱门,白墙青砖,小巷蜿蜒曲折,水阁紧密,小桥古朴,老房子年久是灰暗的,墙面也因沧桑而透着暗淡,正是这种质朴感使人感到真实,我喜欢这一白一黑的色调,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浮华,给人的是安静、简单、平静之感。
时间走过深秋,又走过寒冬,诗人聂鲁达曾说过:“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人生也是如此,红尘岁月,不历经沧桑,怎能知以后岁月的美好;似水流年,不经历过繁华岁月,怎能把以后的日子过得风烟俱静;时光荏苒,没有漫长岁月的荡涤,怎能沉淀往事的浮华,洗去岁月的尘埃。乌镇的美,是令人迷失又令人绝望的美,是年华逝去时留下的痕迹。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