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落的桂花

开落的桂花

开畅散文2025-09-27 18:59:51
一个初到南方的北方人,看到桂花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桂花几时能开。如我。我到南方正值盛夏,感受桂香当然只是一个奢望。但我是要在这个地方待下去的,所以并不着急她何时开放。酷暑的难耐就又夺去了赏花的闲心,每
一个初到南方的北方人,看到桂花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桂花几时能开。如我。
我到南方正值盛夏,感受桂香当然只是一个奢望。但我是要在这个地方待下去的,所以并不着急她何时开放。酷暑的难耐就又夺去了赏花的闲心,每日里在忙碌的工作和可畏的夏日的交织中穿行。此时家乡正是多雨的日子,记忆中雨后的清爽便撩起我无尽的乡愁。家人的欢聚,家庭的温馨,年迈的双亲,可爱的儿子,让我操心的女儿,还有款款飞行于雨后黄昏中的小燕子。那是怎样的一般景致:三五只燕子,大约眷恋雨后的清爽,虽已黄昏,却不急于归巢。拣选了一泓池水,有时掠岸而飞,时而攀升云际,又或在闲散的游弋,还会用翅尖轻点水面。燕子是春天出现在家乡的田中的,但春天的燕子似乎为修造巢窝而十分忙碌。总觉得不如这夏天雨后的燕子那么的闲暇自在。而今天,这样酷暑难耐的江南是无论如何也见不到燕子的。但我不能回家,固然就见不到夏天雨后黄昏时的燕子了。秋天家乡天气变凉,燕子就会飞到南方来越冬,想必那时桂花就会开了。
有时走过几株桂树的到跟前,心中不由会涌起这样的念头:桂花是怎样的呢?以香而着称的桂花又是什么样的香呢?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叫《渡江侦察记》的电影,里面有一个女游击队员,化妆去侦察敌人的江防工事,擓着一个竹篮进到修工事的地方,口里喊着“香烟、洋火、桂花糖”。香烟和洋火我都知道,唯独不知桂花糖是什么。但我认为一定是一种极好极好的糖,不然何以能拿到敌人哪里去卖呢?因为那是电影中敌人是永远用最好枪炮,吃最好的食品的。于是我就想桂花大约是一种开得很大,很香甜的花。后来又知道那是极香的花,一般的花都没有她香。然而我终于没有见到过桂花。再后来知道了月亮和桂花的关系。所谓“不是人间种,疑从月中来”。桂花似乎永远也脱不了和月亮的干系,儿时现祖母曾讲过一个传说,月中桂树下,有仙人长年不停的在捣药。仙人捣制的药自然可以医治百病,祖母有常年不愈的哮喘,我就幻想能得到那仙药,使祖母康复。然而一直到十二年前祖母去世,我也没能尽到对祖母的孝。致使现在想起,每每涌泪。八月桂花遍地香,压尽三秋夺群芳。人们喜爱这桂花树,就赋予她以美丽的想象,我想,或许是这个原因,才产生了这样美好传说。
江南的夏天依然那么热,那么让人难耐。我常听同事们说,江南几乎是没有秋天的。就这么热着热着,忽然冷了一下,紧跟着就是多雨的春天。我于是纳闷,桂花怎么会知道八月来啦而开呢?但我想,生命自有其法,桂花一定会在八月里开放的。
江南有伏旱的天气,我是在初中的地理课本里知道的。今年,我是真切地感知到了伏旱的滋味啦。这里的旱竟是这样的,没有灼人的烈日,只是一味的热。大地已经极干极硬,可空气里依然溽湿。从地面到天顶,弥散着灰蒙蒙的水汽,却又形不成哪怕一小片云。就这样从早到晚,你只是感到一种无可奈何不适,找不出一个宣泄的出口。隔三差五的还会刮狂野的风,在窗外扯天呼地,白天让你心烦意乱,晚间又使你难以入眠。半夜间鬼嚎般的风声,揪心拽肺的一刮就是一个整夜。我的房间的窗口正对着一株不大的桂树,我时时疑心就是那桂树让风扯的直响。后来才弄清,是室内的空气经窗缝流往外面时发出声音。外面风大,气压就低,室内的气压相对就高。空气也便从高气压的地方流向低气压的地方,路经窄窄的窗缝,就发出了这样烦心的声响。但自然的规律如此,你又能怎样呢?窗外那棵小小的桂树,也是天天在狂野的风中摇曳。虽然显得有些孱弱,但是她依然能保持着植物生长的特有的坚韧,这让我不禁想起家乡的越冬植物了。地冻天寒,水冷草枯。人早已穿上厚厚的棉衣,动物也会依仗它们特有的器官保护自己。植物呢?枯萎的自不用说了,树木摇落绿装,在赤裸裸的天地之间高傲的站立着,比夏天好像还要稳健和挺拔。厚厚的积雪下也会有一些不起眼的什么草,几乎没有人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但你偶尔翻开积雪就会发现它们,不由在心底生出一丝略带怜悯的敬意来。而今我看到的这桂树,一个夏天都折磨于溽热与干渴之中,但她丝毫没有减少生意。我的家乡没有这样的伏旱、狂风和溽热。然而长不成桂树。
终于有一天,大家都在议论十一放假的事。我突然心头涌出一个想法,是秋天了。天还是一味的热,一味的旱。但是有一天夜里下了一阵小雨,虽没改变伏旱的“干果”,但毕竟让人看到了结束干旱的希望。就在下过雨的第二天下午,风又嚎叫了起来,我去调整窗户上的玻璃的位置,以便使那难以忍受的手的声音变得小一点时,看见桂树的绿叶间有一簇簇米黄色的小碎花,我有点疑问了:这就是桂花吗?怎么这么小?我便走出房间,绕过楼去,来到我的窗户前,果真是桂花!后而苍绿的桂叶间,一簇一簇的小米黄色花朵,肉质的花瓣看上去有几分晶莹,真如月光凝结于枝叶间一般。难怪人们将月光称作“桂华”或“桂魄”了。可是我没欣赏到月色下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
之后又下了几场小雨,可旱情还是没能得以缓解,赣江的水位还是在降低。八一桥下的小洲面积已有我初来南昌时的三倍大了。人们天天在议论旱情,说是鄱阳湖的水位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甚至有人担忧赣江的通航,这虽不关我们的事。也不能说真的不关,整个南昌吃的都是赣江的水。但至于没水吃,也未免太严重了。大旱后的几场小雨,的确不能满足什么,而让我欣幸的是每场小雨过后,桂花都会不失时机的开上一次。她大概忘却了还在一直持续的旱情,每个雨过后都能找到秋的感觉。这是江南的秋,而不是北方的秋。我一个北方的人在这里没有感受的意思的秋意,但感觉细腻的桂花已经感受到了。之后的几次雨后,我都有意无意的看到了绽开桂花,嗅到了浓郁的桂香——酣甜而浓烈,又不失清幽。单位的院子里,门外的到路旁,还有赣江边的秋水广场。有时是先看见花,多数是先闻道花香,正不知这香从何来时,却看到了枝叶间的米黄色的小花。于是一分惊喜涌上心头。这么小的花,竟然蕴藉这么浓郁的香,岂不是一个奇迹呢?
一次雨后,单位院子里的桂花开得很多,去办公室的路上,短短的几步,几乎让人体会尽了“沁人心脾”含义。然而上午九点时分,可恶的风又刮了起来。满院桂香当然无存。风一直刮了两三天,桂花一次看的时间并不长,待风停时,花已凋零,自然也就没什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