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年饭,团年饭!
许多年以后的那个遥远的傍晚,当日之夕矣,当牛羊归家,暮色苍茫中,我将会回想起童年时代的许多个吃团年饭的情景。伴随着春节的到来,除夕的团年饭是整个春节中最浓重的一道程序。它象征着团结、和谐、美满。那些离
许多年以后的那个遥远的傍晚,当日之夕矣,当牛羊归家,暮色苍茫中,我将会回想起童年时代的许多个吃团年饭的情景。伴随着春节的到来,除夕的团年饭是整个春节中最浓重的一道程序。它象征着团结、和谐、美满。那些离家在外漂泊的游子,无论多么忙碌,无论离家多么遥远,也会赶着回家去出团年饭。团年饭,团年饭,我们人生的多少奔波与劳碌,多少拼搏与奋斗,就是为了那一场华美的盛宴。
那一场华美的盛宴,多少人一年的企盼与等待。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有的喜悦从清晨睡醒的一刹那开始。这是最幸福的时光,人们仿佛调整了时间行进的步伐,好让每一个瞬间都无限延长。
所有的喜悦在弥漫着年节氛围的清晨从被窝里钻出了。母亲温柔的手伸了过来,她的手多么柔软多么细腻,那是我的年轻的母亲的手啊,许多年以后我看见母亲的手像斑驳的充满了裂痕的树皮时我才明白,时间是无情的刽子手,即便是对给我创造了欢乐与幸福的我的母亲,时间也不曾手下留情。可是,在彼时彼刻,在那个即将迎接团年饭的清晨,当母亲的手伸过来时,最强烈的幸福与快乐就环绕过来了。母亲拿着她准备的新衣裳,新鞋子,新头绳,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女孩子们盼望已久的,盼望了整整一年的,在一场漫长的等待后,就那么眼花缭乱地到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些纷乱的幸福让人理不出头绪,漫山遍野是幸福的花儿绽放。
爷爷去清扫猪圈和牛圈了,猪和牛也要过年的,它们的居所也要焕然一新。奶奶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父亲搬来一张四角桌,把早准备好的红纸铺展开了,对折,又对折,然后裁剪成长条状;笔墨也排开了。那支毛笔躺在箱子里将近一年,每到这个时候,父亲都会像拿出一件宝贝一样地拿出。父亲的手将近一年没有与笔墨纸砚亲近了,在与镰刀,与耒耜与泥土长时间交往后,父亲的手依然熟稔地面对着这一切。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当初父亲离开城市机械的嘈杂而回归土地的时候,他所抱着的理想竟是中国传统读书人最热烈最纯真的理想,那就是去过一种亦耕亦读的清高的不受羁绊的生活。
父亲开始写春联了。每一个点画,每一笔撇捺,父亲凝神专注而又神定气闲,仿佛在谈笑间在卧看行云间在静听流水间,那意气风发的春联已成就了。
奶奶和母亲仍在厨房里忙碌着,厚重的木蒸笼腾腾地冒着热气。灶火明晃晃的,我听见奶奶慈爱的声音:你这鬼丫头,凑过来不是来帮忙的,是要吃烤苕吧,去拿来,放在这火堆里吧。假如一个人对童年的回忆缺少了关于奶奶的记忆,那么这个人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这种回忆也是乏味的。后来我行走在异乡的街头,行走在异乡的即将吃团年饭的时间里,每每听到卖烤红薯的小贩的声音,都会追寻过去,我原是在追寻一个记忆。灶火明晃晃的,奶奶又增添了一把木柴,火势更旺了。
我从厨房走出了,站在家门前的禾场上,整个村子里都炊烟袅袅了,各家的团年饭都在热火朝天地准备着。父亲仍在四角桌前挥洒笔墨,左邻右舍简直络绎不绝,他们拿着父亲的“墨宝”不停地品评,父亲也仿佛在乡邻们的品评中定位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这时候,母亲从厨房来到堂屋:已经做好九个菜了,最后一个菜你们决定吧。这样的情景在每年做团年饭的时候都会出现,母亲总是把最后一个菜看得至关重要,看成是她所做的团年饭的一个总结,所以她每年都会郑重其事的到堂屋征求大家的意见,而每次的意见都由爷爷拍板,爷爷是家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村子里的鞭炮声先后响起了。已是傍晚时分,团年饭就要上场了!父亲先在禾场点燃一挂很大的鞭炮,噼噼啪啪的巨大声响中,父亲关上堂屋大门,在神龛那里点上香烛,爷爷率领着一家大小对神龛行作揖礼。所有人的神情都冷静肃穆,我看见小弟弟捂着嘴在笑,忙用脚踢他几下。
母亲已经把做好的饭菜全端上桌了,很大的一张四角桌,放在堂屋神龛前,母亲盛好饭,摆好酒,然后所有的人都退到厢房里,堂屋各个方面的门都关得严严的。这是吃团年饭最庄严最神圣的礼节,这是要让先祖和神灵先享用。大约过了三分钟,父亲把所有的门都打开,我们全部入席了。由于竟要让神灵先享用而延迟了我们吃团年饭的三分钟,所以孩子们都很不服气,那时候小弟弟在学校里,老师每天都强调这个世界上没有鬼神,要做无神论者。“是啊,,饭菜也没有动过,祖先和神灵并没有享用啊。”我也在一旁帮腔。父亲这时开始训导了,他的语气很平和: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先人或者神明的这种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许多年以后,我就用父亲的这番话去说服我的孩子参加各种祭祀活动,我也用这番话去说服那些无神论者在吃团年饭的时候要遵从民俗。
团年饭,团年饭,假如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我多么希望这吃团年饭的细节在我的生命中不断地重复出现。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大人孩子相互敬酒时的说笑声,此起彼伏,穿透耳膜到达大脑到达灵魂深处,穿透黄昏时分的苍茫暮色,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而今天,我漂泊异乡,看见了各种餐馆上的各样广告:包办团年饭,省力省时省钱。当力也省了,时也省了,那围绕着团年饭而发生的一切琐琐碎碎的细节诸如燃放鞭炮粘贴春联敬奉神灵等全都省掉的时候,团年饭不过是一顿用金钱堆积的山珍海味。
年关将近,我行走在异乡的土地,行走在经济高速发达而年味越来越索然的城市,想念着我的团年饭,想念着在时光里无可奈何老去的为我整出美味的团年饭的我的亲人,想念着被时光遗忘的伴随着团年饭而发生的一种称之为传统文化的生活的细节。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迎迓与礼赞与艳遇的江南
下一篇:读仓央嘉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