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永远的榜样

母亲,我永远的榜样

风驰散文2025-12-01 06:56:55
国庆的五天大假,有三天是在医院守着儿子输液。年迈的母亲一直在身旁陪着,跑上跑下奔波不停。守护儿子打点滴的时日是最难消磨的,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最后一天,随手带了一本柯维的《领导力训练》到医院,
国庆的五天大假,有三天是在医院守着儿子输液。年迈的母亲一直在身旁陪着,跑上跑下奔波不停。守护儿子打点滴的时日是最难消磨的,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最后一天,随手带了一本柯维的《领导力训练》到医院,本想在闲暇时翻翻,但多半是做做样子,就象多年前学校放假出去疯玩时还要故作“深沉”地背上一大包书,仅作精神安慰的道具和籍口。仿佛只要自己有这个心,就没有浪费这宝贵的光阴一样。与真假无关,与读否无关。没想到这一恶习一直延续到今时今日,甚至儿子也学会了装模作样地做什么事情都要带本书翻翻,包括亲历亲为“如厕”。
这次显然也是故伎重演,母亲手里提了一大包儿子输液需用的吃的、玩的、看的、盖的、枕的物什东西,临走时,还不忘给添上一本厚厚的管理学丛书。到了医院,行将输液的儿子在一片称赞声中忘乎所以,一脸甜甜的护士表扬儿子的勇敢和聪明,让四岁的儿子在有效的激励中“视死如归”,针头刺入小手连吭也没吭一声,而且还雄纠纠气昂昂地大步跨入病房,整个过程都面带醉人的得意无比的笑容,给当妈的、当外婆的脸上增光添彩。最后一天的输液远比前两天轻松得多。我甚至还有时间到医院临街的席殊书屋去走走看看,让母亲一人陪儿子在医院也能应付半日。
晚上回到家里,母亲在清捡带回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时,把那本《领导力训练》一书递给我,轻言细语随口说道,“今天我在医院翻了翻这本书,写得真不错,要是我原来当校长时有这本书看就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不禁为年过古稀的母亲那份执著和好学而感动。母亲退休已多年,一直从事小教工作,教龄有整整37年。49年参加工作,52年入团,30多年从未动摇过加入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其间几经坎坷,直到84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原有职务、临近退休时才如愿以偿被批准入党。母亲退休后一直没有间断过学习,老年大学是读了一届又一届,全家人都戏称她怎么老是毕不了业。自己对母亲满怀的敬意和骄傲之情也油然而生。
没想到事隔仅一个月,精神焕发的母亲竟因多年未犯的心脏病复发住院了。得知这一消息时已是母亲病倒的第三天。周末下班回到家里,母亲仍然是谈笑风生,一向都是个马大哈的自己丝毫不知其时母亲已经入院输了三天的液。直到说起儿子的健康状况,母亲才告诉我她的病情,仍然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仿佛根本不是一件要紧的事,倒象是突然想起才顺便提及似的。不待细思,心中早已是愧疚不堪。记得母亲向来都是害怕进医院的,输液更是少有。娇小瘦弱的母亲,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可以去坦然面对医院那些冷冰冰的针头和器械。看着母亲前胸后背捆满了测试心脏的仪器,不争气的眼泪在眼眶中转了又转,终于没有滴下来。我知道,一向都是克己为人的父母分明是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才作此决定呵。在父母的一再坚持下,母亲住院的整整十五天,我只有周日休息那天才到医院陪着她打了点滴。而且那日母亲都是在我们还在享受难得一次的“睡到自然醒”的美梦时,轻手轻脚地摸出门独自到医院输液。并且一再叮嘱父亲,“一定不要让他们来,我自己能行。”待我们一家三口收拾停当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在输最后一组液了……医生说,母亲的病随时都可能发作,生死不过是瞬间即逝。一想到此,我就止不住地心酸和内疚。真的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大悲之时,自己又有何脸面对早已不再的父母亲恩?
母亲是坚强的,更是可敬的。尽管她已经退休近20年,但是母亲对党的感情永远是那么深那么执著,对子女的教育永远是那么严格那么正统。就在上个月,母亲参加原单位的党员登记学习,拟写了学习总结和党员登记申请后,“谦虚”地说自己很久没有写东西了,让我这当女儿的帮忙看看。记得当时我漫不经心地接过母亲的总结,那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漂亮依旧,那满腔的忠诚与激情依然未改,“我把我的一生交给党,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入党前入党后,在职不在职,我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虽已退休,但是党员还是党员,党员的党性没有退休。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是一辈子的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一辈子的事。在思想作风、精神面貌方面,同样应该表现出党员应有的品质和姿态,特别是在如何正确对待个人生活待遇方面,在子女教育方面,都应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为子女做好榜样。”看着这一句句发自一个老共产党员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我还能说什么,我还能修改什么呢?我年迈的母亲,是我永远的榜样!

二OO三年十一月六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