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农村青年不愿意务农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全球消除贫困联盟-中国(GCAP)今天在北京发布《中国农村外出务工者生存状况民间报告》称,大多农村青年因为务农收益低,不愿意务农。(中国网)尽管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让大多数农民洗尽腿上的泥
全球消除贫困联盟-中国(GCAP)今天在北京发布《中国农村外出务工者生存状况民间报告》称,大多农村青年因为务农收益低,不愿意务农。(中国网)尽管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让大多数农民洗尽腿上的泥巴变成市民是中国腾飞的必由之路。但是,“大多农村青年因为务农收益低,不愿意务农”的这种现象,应该说,还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是一个让人忧心的现实!它警示着:中国的农业到了必须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了,中国的财富分配也到了必须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了。
是的,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在刚刚经历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依靠多年成功的改革开放,依靠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率先走向复苏,步出了危机,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动力,这更是让人感到非常骄傲。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还有弱化的趋势。伴随着日益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的是农村日益边缘化。许多村子成了“空壳村”或“瘪壳村”是一片荒凉与寂寥。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差距也越来越大,让农民失去了种田的热情。尽管国家出台了包括免去农业税、实行种子补贴、粮食补贴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单纯的种田仍然根本不能致富,一遇天灾人祸还会是一贫如洗。农民只有远离土地才能致富的现象是愈演愈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始于农村的改革曾是以土地承包拉开的序幕。“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许多农民向往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的农村,那种“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稼话”的景象难寻了。农民纷纷放下锄头,告别土地涌向城市。有的凭力气挣钱、有的凭技术揽活,各种急、难、险、脏、苦、累的活他们都干。是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群体。而乡村中除了白发翁妪,就是黄口小儿,被人称为6061部队。笔者的老家原是一个300多人的村子,现在留在家中的不足50人,除了几个学生外,连出殡都找不到人。许多农民用打工挣来的钱修起漂亮的楼房,但是,除了春节或是清明回家打开一下,其他时间都是铁将军把门。客观上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实中进城打工的农民也有许多不得已的情形。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父母在,不远游。”爱家、恋爱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那么,为什么农民却愿意抛妻别子、告别爹娘,漂泊在城市下苦力、干脏话;愿意在街头餐风宿露、苦熬苦撑?说穿了,种田不仅又苦又累而且效益实在太低。笔者一位堂叔已经65岁了。这么多年来,四个儿女都在外打工,他和老伴两人在家中捡了村子里一些人抛下的近30亩田地,再加上自己5亩多承包田,也算是种田大户了。农忙时忙不过来,打电话请儿女回来帮忙,没有一个孩子回来。不仅不回来帮忙,还总是要求他把田地退掉。让堂叔十分苦恼。但是,尽管堂叔披星戴月地勤扒苦做,却也仅仅是能够过一个温饱的日子,一遇重大变故,就捉襟见肘。前些时候,他因胃出血住院开刀,还是得四处借医疗费。他告诉笔者,自己种那么多田,是看起来热闹,其实难副没有什么效益。一方面,化肥农药拼命涨价;另一方面,水稻、花生又卖不起价。有时候还根本没有人要,只能喂猪。一年结束不亏本就是好的。
农村有句俗话:“打我也来,骂我也来,吃了亏就不来。”所以大多农村青年之所以不愿意,务农,关键是因为务农收益低。所以,他们宁肯蜗居在城市里四面透风的工棚中,生活在城市的边缘里,也不原在家过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许多的良田好地都荒芜着,有的地方连渠道口边的田都无人耕种,都成了野鸡、野兔们的乐园,真是让人痛心。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天消耗的粮食如山一般多,在农业机械化、农业规模化还没有实现之前,农民始终应该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如果中国的农民都不务农、都不种粮,中国的粮食供应如何保障?中国的粮食消费如果都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的话,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满足中国的需求?即使有国家能够满足的需求,那也不会是“国际主义”的支援,也会给中国的发展贴上他们的标签。中国也就无异于把自己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交全别人,中国这么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这么多年来经济发展积累的财富就有可能毁于一旦。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中国的古人也说过:“官取之于民,民取之于土。”农村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农业是产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农民都不愿意务农,那么,城市化再好,也会是空中楼阁,经济发展繁荣,也不会持久的,因此,无论是从强国富民还是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应该让农民能够从土地中淘到金矿,让农民能够依靠种田走上富路。这就要求国家必须继续调整农业政策,不断加大财富分配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利用国家财力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规范各种收费行为,规范政府部门行政行为,降低农民种田成本。让农民热爱土地,保护土地,精心侍弄土地,依靠土地发家致富。那样,我们整个社会发展才会步子更稳,城市的步伐才会更稳、更快。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