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的故事

番薯的故事

髡耏散文2025-10-20 04:28:54
从前,番薯和玉米是我们百姓饭桌上常见的普通杂粮,全家老小都明白要爱惜粮食。俗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况且,人们的大脑中还得常挂一根弦:“备战备荒”,甭管细粮还是粗粮,我们一律看得很重,“谁知盘中
从前,番薯和玉米是我们百姓饭桌上常见的普通杂粮,全家老小都明白要爱惜粮食。俗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况且,人们的大脑中还得常挂一根弦:“备战备荒”,甭管细粮还是粗粮,我们一律看得很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嘛。
祖母出身佃户人家,且一生勤劳善良。每年的秋后,等农民打完了秋粮,她就肩荷一小铁耙,拎着小竹篮步行三五里路,来到郊外乡村半山坡上,那些已被农民刨过的番薯地里拾遗捡漏。我曾跟随祖母去过几趟,从小体验劳动锻炼的苦与乐。
农民将番薯种在山坡黄土地里,秋收后,一些城里居民三五成群来此“淘番薯”。他们见了从不干涉,只是憨厚地笑笑,心里还乐滋滋的,因为有人无偿出力给他们掘地翻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祖母年逾六旬,干体力活却不比别人逊色。她在前边用小铁耙翻地,我在其后面捡大大小小的番薯疙瘩。若是拾得一个大番薯,我会忍不住大声惊呼一下,开心得笑出声来。这时,祖母总悄悄叮嘱我,别太张扬。她说,没准是农民伯伯故意漏给我们的礼物,心里有数就行了。我内心感激农民的大度。花了半天功夫,我们收获颇丰。将这些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番薯扛回家,可以美美地享用。
通常,祖母将细小的番薯煮熟切成条状在阳光下晒干,这种甘甜可口的番薯干,成了我们小孩解馋的零食。
我依稀记得发生在文革未期动荡岁月的一些往事。一个初冬的夜晚,祖母带着我们兄弟俩上街玩,没一会儿,我们大嚷,肚子饿啦!祖母只好将我们领到“为民小吃店”,每人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糖桂花番薯汤,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大街上游荡着无数激情的人们,个个手中挥舞红本本,我们觉得很新奇。好喝的番薯汤吃进了肚里后,胃部感觉特舒服。成长中的我们其实很需要良好的营养,但是,牛奶和面包在我们眼里是很奢侈的东西。若有一碗香甜的热呼呼的番薯汤喝,我们也心满意足了。
最后讲一则民间笑话作为题外话。
话说有一个在深山老林里种地瓜的老农,一生与世无争,平凡到了极点。某天,突然来了几位西装革履的绅士。客气地拉他去吃酒,还送他一块手表。老农为此兴奋了好几天。后来,听说那些绅士吃官司全进了监狱。老农搞不明白,只是对老妻说,“比起他们,我自由快乐多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