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

浮腐散文2025-11-17 08:10:49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给姐打电话提醒他记得给外甥涵涵买礼物,姐说他才三岁懂什么,我说即使他不知道这个节日,你给他买礼物他肯定会高兴的,一个母亲给孩子的不就是希望他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吗?涵涵快三岁了,非常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给姐打电话提醒他记得给外甥涵涵买礼物,姐说他才三岁懂什么,我说即使他不知道这个节日,你给他买礼物他肯定会高兴的,一个母亲给孩子的不就是希望他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吗?
涵涵快三岁了,非常调皮,家里的东西经常被他扔的到处都是,电视机开关按钮也被他弄得罢了工。姐在家每天照看着涵涵,生怕他又损坏了家里的东西,或爬上哪个柜子摔着。姐说带孩子比上班还累,没见过谁家的孩子有这么调皮。我说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太懂事的童年才会有缺憾,像我们小时候,爸妈不在身边,想调皮都没人理会。姐忽有所悟地点点头。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很普遍,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的繁荣,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流向沿海地区,农村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里,孩子上学,老人在家照料孩子和干些农活。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爱,在心灵上没有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沉默、孤僻,失去儿童的天真,变得不合年龄的懂事和忧伤。
正月里我们去大伯家拜年,我问大伯怎么不见芳芳,芳芳是大伯唯一的孙女,今年五岁。大伯说芳芳在屋里呆着,玩她妈妈买给她的新玩具。我想叫芳芳陪涵涵玩,于是就牵着涵涵去找芳芳。芳芳穿着新衣服,在书桌前玩一个喜羊羊的布娃娃,桌上还躺着一个“灰太狼”,芳芳正在给“喜羊羊”扎蝴蝶结。我叫了一声芳芳,芳芳扭过头,一脸漠然地看着我,我走过去问:“不认识姑姑了呀?”芳芳小声说:“认识。”“认识咋不叫姑呢?”芳芳不说话了,继续玩她的布娃娃。芳芳以前不是这样安静的,以前的芳芳活泼、调皮,邻居们都说芳芳上学了肯定没人敢欺负她。去年芳芳上幼儿园了,她妈妈就把她交给了大伯,跟着芳芳爸爸南下打工去了,每年只有过年才回来。
我叫芳芳陪涵涵玩,芳芳友好地从桌上拿起“灰太狼”递给涵涵,涵涵扔掉“灰太狼”,伸手去抢芳芳的“喜羊羊”,芳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夺去了心爱的布娃娃,她没有哭也没有生气,而是默默地捡起地上的灰太狼。我斥责涵涵,涵涵大声地顶撞我。我看到委屈的芳芳,突然心里有点难过。
吃完饭后,大伯要芳芳给我倒茶,芳芳乖乖地端来了茶,我摸着芳芳的头说;“芳芳真懂事。”大伯笑呵呵地说芳芳在学校也听话,今年还拿了奖状回家,就是不怎么爱讲话。我问大伯芳芳的妈妈怎么不在家里带芳芳,大伯说:“芳芳上学要交学费,家里要装修房子,年轻人不出去赚些钱,拿什么养活这个家。”我点点头,环顾四周,电视机、饮水机都是新的,芳芳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并不多说话,那双眼睛,又半耷拉着。
我突然又感受到了“留守儿童”。我们这一代作为留守儿童长大,芳芳这一代又成了留守儿童,农村的留守儿童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母爱,儿童心灵的创伤什么时候才能抚平。
我看过一个纪录片,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一个初二的孩子因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又年事已高,管不了他,上初中后他跟着社会上的小混混成天打架,玩电游,没钱了就向爷爷奶奶要,不给就以死相要挟,爷爷奶奶怕他出事只好给他钱。孩子的爸妈回来,听了爷爷奶奶的述说和看着孩子怨恨的眼神,痛心疾首。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曾经脾气温顺,成绩优秀的孩子会变成这样。他们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孩子说;“你们都不要我了,我还念书什么鬼书。’父母说:“我们在外面赚钱是为了你好。”孩子愤怒地说:“什么是对我好,有钱就是对我好吗?”父母无奈的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童年的快乐和忧伤铺上了一个人性格的底色,儿童的心灵之花得不到母爱圣洁之水的浇灌,很容易失去鲜艳的光泽。芳芳很懂事,像杯不易沸腾的水,对外界的事物过早地表现出漠然,眼里总是藏着深深的、淡淡的阴霾。孩子终归是孩子,她应该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应该冲父母发脾气或者大笑,应该无忌地说出童言,这才是孩子的本性。
经济危机过后又出现了民工荒,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奔赴沿海城市,虽然那里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解决了生计的难题,可留守在家里的孩子的眼神越来越忧郁。我突然想到涵涵是幸福的,有父母陪伴,能笑得沸腾,哭得大声,捣蛋调皮时会被打屁股,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像涵涵这样,开心地顽皮,不要过早地“懂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