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访麦积
去年12月,我因一个培训会有幸去了一趟天水市麦积区。回来之后打算即刻写一些文字,但因现实生活中这样那样的杂事儿给耽搁了。时间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刻也不停息,一搁置,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从指尖悄无声息的
去年12月,我因一个培训会有幸去了一趟天水市麦积区。回来之后打算即刻写一些文字,但因现实生活中这样那样的杂事儿给耽搁了。时间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刻也不停息,一搁置,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从指尖悄无声息的溜走了。时间是溜走了,但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那些感触却一直历历在目,并不时的提醒我撰文以记之。
我到达天水市麦积区是12月14日中午。那几天正值全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降温。在车站下车之后,转乘出租,直奔要下榻的酒店。到了房间放下行李,便走出酒店。酒店对面是一条仿古步行街,远远看去,就有一种汉唐遗风的神韵。信步走去,街上到处是字画古玩店,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我来不及顾忌这个季节的寒冷。仿古街远远的延伸到远处,让我宛如走进一幅历史画卷,宛如梦回李唐古镇。
对于麦积区的最早认识,是源于中学历史课本,因为和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就在这里。在酒店报到之后,我从日程安排上就已经看到其中最后一项议程就是前往麦积山参观学习,我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二天下午,所有培训的课程已经全部结束,天气依旧阴沉着,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大家前往麦积山的热情。秦之旅旅行社的大巴终于缓缓启动。导游是一位王姓漂亮女孩儿,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她那两个甜甜的小酒窝一样,让路程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一路上,她一直用麦克风在讲天水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风景名胜以及人文背景,从遥远的伏羲、女娲、黄帝一直说道今天的发展变革。滔滔不绝的解说,让我仿佛被融入到历史当中,融入到这里的山山水水当中。公路旁日夜不停滚滚东流的渭水,相信就这块不断更新的土地最有力的见证。
在一处三岔路口,我看到了一尊雕像,高大而清瘦的身躯,倔强的头颅,深深下陷的双眸,暗暗隐藏着忧郁和不屈。小王导演在车内指着雕像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7月,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历经“安史之乱”的苦难后,又因政治上的原因“弃官至秦”。在诗人客居秦州的三个月里,足迹遍布古城天水。他到达的第一站是东柯谷,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因为杜甫侄子杜佐在街亭为小吏,好友赞公和尚在西枝侨居之故,诗人在街亭修茅屋小住,并写有多首赞美这块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的河谷盆地和赠侄子杜佐的诗。其中如:“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东柯谷》)又在《东柯崖谷》中赞道:“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有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在写给杜佐的四首诗中,有三首提及东柯谷的白水涧。因诗人对东柯谷情有独钟,因此曾萌生过“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的终老东柯谷的念头,后因故虽然离开了,但今天街子人民中仍传有“九股松,八股槐,白水涧,砚瓦台,仙人场”及“杜甫淹留地,处处有草堂”的民谣。近年甘泉镇街子各学校编的校本教材,也收录了大量与杜甫有关的内容。现存的遗址有“子美泉”(即“白水涧”)、“草堂遗址”(子美小学旁)、“子美树”和仙人场等。……”
和我猜想的一样,这尊雕像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子美。“说完杜甫之后,我们继续前行。”而我却陷入思绪当中。我知道,历史上的杜甫,虽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但他本人却仕途失意,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在他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诗人贫困潦倒的后半生。
大巴在不知不觉中驶进麦积山风景区,在麦积山下的路旁,有当地三三两两的农人不畏严寒摆着地摊儿,一些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的工艺品,在一阵阵袭来的寒风中显得极为单调。路边的树林,早已叶尽枝孤,一片萧瑟的景象。那些阴湿的地方,很明显的有着团团雪迹,彰显着这个季节的主色。
下车之后我感觉这里的气温要比我想象的冷得多,不由的裹紧了衣服。大家跟着小王导游开始朝山上走去。一路上,小王导游不停的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沿着景区公路上去,在连接麦积山台阶的地方,有一个类似停车场的平地,靠山修了一排长亭,亭子下面挂着一幅幅解说有名石窟的宣传画。那些惟妙惟肖的塑像,经过现代科技的加工处理,栩栩如生的跃然出现在面前。所有的介绍词,均是用中、英、日三种文字标注的,讲述了这些石窟里塑像的故事背景以及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等等。
“从这边向东看,视野比较开阔,基本能看到麦积山的全貌,也是拍照的最佳视角。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三尊大佛就是第13窟,一会儿我们再讲。有拍照的同志们就可以在这里拍了。拍完照后,我们上山。”
从这边望去,那三尊大佛显得很醒目。而整座麦积山也是尽收眼底,之所以叫麦积山,是因为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七千二百余件,壁画一千三百多平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在上山的途中,导游小王开始讲解第13窟。13窟是麦积山之最,因为比较巨大,远处看时尽收眼底。我们边走边说,大家注意脚底。13窟是一佛二菩萨,佛是释迦摩尼佛,高16米,左右二菩萨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高13米……
就这样,我在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眼前这些风景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便融入到佛教文化的氛围当中。惊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