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诗经》情缘
初识《诗经》,是在小学。我们家并不是很富裕,祖上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所以并没有什么藏书。但是幸运的是我有个大我六岁的姐姐,她读过的书总是我的精神好友。
那时候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清朝有个学者叫朱什么尊的总是在六月六日这一天袒胸露肚,他自己称之为晒书。我当时就是一个小孩,什么也不懂,也装模作样的把家里仅有的几本姐姐的课本搬到外面晒晒,就在那个艳阳高照的晌午,我在院子里翻开了姐姐的一本初中语文课本,看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此,便与《诗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学我又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诗经》中更多的篇章,有《关雎》,《君子于役》,《氓》,《静女》。对《关雎》中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位君子真是进退有道,他深深的喜欢一个女子,却又不是在夜里翻着窗户去与那位女子约会,而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还有那首凄惨的《氓》里的那位命运起伏跌宕的女主人公,那样高兴的与一个“抱布贸丝”的帅哥哥约会,那样焦急地期待那位“子无良媒”情哥哥来迎娶自己,天天翘着脚跟希望心中的“他”能够从复关乘车前来,终于如愿以偿。结果那位“氓”却是“二三其德”,实在是可恨。《诗经》中的人们着实鲜活又可爱。
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诗经》。在大学里有很多读书的机会,我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我买的第一本书便是中华书局版的《诗经》,后来就这样有事没事拿出来读读,每天不读读诗经,总是有些空虚。
所买的第一本《诗经》收录诗经中的一百零五篇,后来在书店里看到中华书局版周振甫先生译注的《诗经译注》,忍耐不住就又买了一本。这本《诗经译注》是极好的,把《毛诗》和《三家诗》的注解都收录在书中,是很好的读本。对于我这样的《诗经》爱好者,真是再好不过了。现在我是真正体会到了孔子说所的“不学诗,无以言”了。
还记得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面这样形容诗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每天总是看两篇,认识了“芣苢”就是车前子,还知道了传说中的“麒麟”,麒麟之所以是祥物,因为他“步行中规,折还中矩,不履生虫,不折生草”。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可以说,它最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正因为这样,诗经里的人物可爱、真实、鲜活。看到很多人写爱情诗歌,可是情感总是那样矫揉造作,怎么比得上先民心底的吟唱?
你看,召南里那位采梅子的美丽姑娘,也许姑娘的年龄到了,也许姑娘是喜欢上了哪一位男子,她说梅子都快落了,追求我的人啊,这正是娶我的好时辰。热烈而奔放,诗经的时代虽然动乱,但是真实。没有繁文缛节的约束,没有假仁假义的做作,他们每一个人展现的完完全全是一种真实生态。
不久前写了一篇《<诗经>里的那些女人们》,其实不仅仅是《诗经》中的女人,还有那些吉士,那些君子,还有《诗经》中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后人一再品读的。读了诗经,我们也许不再说“我们俩关系多么好啊,我们做朋友吧”而会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有了《诗经》,我们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史诗而感到自卑。
诗经,最真实的史诗,也是最美丽的生活长卷。我爱《诗经》。
2011年5月18日
(辛卯年四月十六,陕师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街巷,生命依偎的角落(三)
下一篇:流淌在日子之上的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