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见闻(1):见证死亡

医院见闻(1):见证死亡

谷杷散文2025-02-08 01:32:20
“护幼爱子”是一切动物体的共同特征,医院儿科里那些个孩子病者与其父母演义着的“爱”,更是将这份“护幼爱子”推向极至。由于没有床位,女儿的床位被安排在“新生儿急救科”的旁边。每日新生儿的降生与死亡,使得
“护幼爱子”是一切动物体的共同特征,医院儿科里那些个孩子病者与其父母演义着的“爱”,更是将这份“护幼爱子”推向极至。由于没有床位,女儿的床位被安排在“新生儿急救科”的旁边。每日新生儿的降生与死亡,使得自己感叹生命的瞬息万变。
死亡对于生命而言是身体的腐化、意识的消亡、时间的顿停,从灵异角度而言死亡则是另一种新生,由实体转化为虚幻的魂灵。它只有意识并无实在的躯壳,因此魂灵总拥有着众多想象出来的超能力。
自己不相信鬼魂之说,从唯物者的视角出发感觉死亡应该就是生命历程中的新老交替。但是生命的死亡意味着一切生命活动结束,对死亡的恐惧使得想像出来的虚幻的鬼神之说变得可憎。
对死亡的态度,或许以常态去看待才能平静而平常,心底突的冒出这些连串的感慨。
一位新生儿由于母亲的早产,只有几个月便勿忙来到尘世,这也使得对他生命是否给予延续给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痛苦决择。医院方开出两个选择条件:一是极力抢救,由于孩子的大脑缺氧严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孩子极大可能救活了也会成为弱智;二是放弃抢救,让孩子自生自灭。
孩子的家人,在沉默中无语,每一位都是满脸绷紧的神情,沉痛而低落。最终孩子的家人蹦出了一句“医生要抢救”。医生依然在不知劳苦的解释着救下后一定会出现的的后果,或许从优生优育这方面来说,孩子的降生确实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负担。但单从生命来说,这又是残酷而无奈的,眼睁睁地望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小床上颤动着小手小脚,却已然判定他为死亡。
医生的理智,孩子家人的伤悲,旁人的叹息,在一声声孩子微弱而平静的哭声中惨淡着。或许是情感战胜了理智,而后孩子的家人抱起孩子悄然离去。孩子的命运随着家人的离去,已然画上句号。孩子家人离去时那凄凉的背影,一直刺痛着周围观望着的人们。
医疗事故对于医院与医生来说是极为平常的事。在医院的几天里,也发生了一件医疗事故,也产生了医疗纠纷。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住院输液一天后死亡。家人的愤慨更多的来至主治医生的一句言语——你们有什么要求?老人的儿子,气愤而激动。“你们医院还有没有人道精神,人是已经死了,但是出来解决问题就问我们‘有什么要求’。好呀!我要求赔一百万,我要求赔一个父亲,你们可以做到吗……”或许这只是一时的气话,但从医生的言语中我们不难望极医院在以钱财解决多起医疗赔偿事故后,是那般的坦然与麻木。
生命的终结是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的,但是为给家人一份安慰以钱财来解决自然是最便捷的方式。医生自然有他的难处,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出现这种情形谁都不愿意。
一个“死亡”将判定一位医生今后的事业路途,一份情感也将在一个医疗事故中嘎然而止。医者也好,病者也好,一个“死亡”带给双方的是无情、无奈与无助。
医院里新生儿的降生,医院里病患者的死去,生与死在同一天平上摇坠。生老病死,这就是生命延续中的规律。无法改变,也无能改变。
医院里的几天,让自己感受颇深,好好珍惜眼前,生命其实十分的短暂而脆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