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有味是清欢
居家时,前方是施工场所,对门且有装修的电钻声。到得单位来,还要饱受耳膜之苦,同事的电脑每天都会蹦出来一些歌曲:爱情买卖、爱是你和我、爱上离婚的女人、爱我你就抱抱我……听得想吐。期间有时夹杂着手机的来电声,铃声自始至终人却不在,声音入心入肺。
偶尔来个说话的人,话题也是昨天在哪吃的、每个人喝了多少酒、然后去了哪哪OK了……有人请吃请喝,车接车送固然好,可是吃饭店AA制、以步当车还喝高,回忆还眉飞色舞、大肆张扬,我总觉得没什么意义。
然而想起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里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享贪欢”;想起李白《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想起一首叫叶子的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就不足为奇了。你看:人们心中所想,口中所念的都是“贪欢”“尽欢”和“狂欢。”
谁还抱残宋代那个被贬的苏学士提起的“清欢?”
时光已经穿越了千年,千年前仕子的重负与压抑今已不在,虽然时人也谈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谈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这些只属于闲适乐趣、睿智空宁的清谈!绝不是清欢。
时光转至元丰七年(1084),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今河南临汝)时的赴任途中,小住于泗州,在此期间,与友人在附近南山游玩时写了一首《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读苏东坡,总觉得词人的性格太过刚强。在那个细雨斜风的寒冷天气里,吃饭都没个地方,茶里伴着雪花。被贬再迁,游山只是一种心情的排遣。这明明就是戏谑,说来给那些养尊处优的政敌们看的。这种清欢当然不为人所乐道,也是世人所不能乐道的。
词人一生三起三落,最高官升至翰林大学士,最落魄时,出贬黄州、惠州后又孤身去儋州。而后归返途中客死他乡。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平淡致远。
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忽然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了名利欲望,走进了山林,感受到了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
清欢实在是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人生。它不是在末日来临前的悲叹,也不是对于置于绝地的歇斯底里,它的内容更非是空虚与迷醉,而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把握。它可能是对“秋水长天”意境的短暂陶醉;也可能是对“鹰击长空”的暂时安慰,更可能是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处变不惊的沉淀。
世人的眼中不过是一种“落落寡欢”。这种清淡的欢愉是不足为道的!对于那些物质生活过顶或者犹不及的人来说是相当费解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像仕子这样有着人生境界的却少之又少。恐怕生活在现在社会里的人们,几乎是不认识这种“清欢”了。散个步,吃个饭,聊个天已经没有那种纯天然的空间了。
散步的时候人声车声鼎沸;吃饭的时候有人造蛋、苏丹红、瘦肉精猪肉、避孕药鱼、甲醇勾兑的酒。聊个天也说日本的核废水成千上万吨排入海天了。
无论怎么说一生只是一条命而已。那就唯恐肥美不足于口、轻暖不足于体、采色不足于目、声音不足于耳吧。让我们跳着街舞上班,见到人就拥抱亲吻,有好处就钱财速递得到吧。这是一种比境界走得更远的价值观。
想起林清玄的一句话: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想起来毋宁是可悲的事。
此刻,我没有清欢。我兀自的端着一盏茶,望着细雨燕飞的春外,心中无限的落寞和伤怀。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小跳蚤离婚 (一)
下一篇:楼房梦,只为不再漂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