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伤痛

永远的伤痛

循声附会散文2025-03-27 17:07:24
他,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年,就这样匆匆的走了。他带走了黑发父母浓浓的爱,留给他们的是永远抹不去的心灵的创伤。
拿起笔,心还在颤抖,还是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敢相信,就在前两天,2007年的6月17日,一位朋友的十六岁的男孩在群殴中被人用刀剌死。他才十六岁啊!如初升的朝阳,如初放的蓓蕾。他才十六岁啊!还有多少梦等待他去实现,还有多少精彩等待他去抒写。他才十六岁已经长得比父亲还高还壮,英俊的面庞总是挂着冷冷的浅笑。与他几次谋面,感觉这孩子话不多,但非常懂礼貌,觉得是个温文而雅的很不错的大男孩。但据他父亲说,常爱打架惹事,动起手来向来不留情面。他父亲在说这些的时候,我总感觉表面是在批评儿子,而其中总带有些许的自豪。
我与他父亲工作在一起,所以常会聊起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我的长篇大道理在他那里向来是行不通的。他的理论是,男孩子吗,就得有豪气,不能被人欺负,像个软柿子似的那可不成。所以从小他就按他的理论教育儿子。在外面被别的孩子打了,哭着回家来他会接着再打,气儿子没本事。在外面把别的孩子打了,治病花钱他也认,这说明他儿子是条汉子。学习上爱怎样怎样从不关心,生活上百依百顺吃的穿的几乎要什么就会满足。同事们没少跟他理论,说他这样教育儿子有问题,但他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儿子上初中以后几乎就没把课本和书包拿回家里过。天天和一群男孩在一起,今天给这个过生日去饭店喝酒,明天为那个去打架群斗。儿子被别人打了,他会出面带一帮社会上的朋友去评理,还能得到些赔偿。但过不了几天,儿子又打伤了别人,他又得掏双倍的钱去给人家治伤。他渐渐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了,但为时已晚,儿子哪里还听得进他的话啊。此时此刻,我真不忍雪上加霜,但评心而论祸根早已埋下了。6月17日的晚上,儿子去饭店为朋友庆祝生日。听说是吃完饭又网吧玩,跟另一伙人打了起来,对方有刀,别的孩子一见撒腿就跑,只剩他儿子还有别外一个孩子没跑。结果他儿子身上被扎了三刀,等他知道消息赶到医院时已出血过多宣告死亡。另外一个孩子重伤还在抢救,而凶手已逃,至今警方正在缉拿。
儿子就这样生生的在眼前消失了,那份钻心彻骨的伤痛是他人难以想像的。我没勇气去他家安慰他,因为我无话可说。我只有默默地流泪,为他,为他妻子,为那颗等待成熟的青涩的灵魂。他走了,他只是在一瞬的痛苦中离去了,而他留给父母的将是永远的伤痛啊!天下的父母亲,教育是何等的重要,难道非得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吗?一个小生命给父母带来的不只是欢乐和愉悦,同时面对这样纯洁的生命,父母有着天降的责任。我们该怎样理智的客观的用我们的爱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呢?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用罗索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凡是疼爱孩子的父母都应当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以使他们的孩子获得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最好机会。有时这需要父母具有极大的自我克制力,而且无疑要求父母认识到孩子的权利远在他们自己的感情之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