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幻张爱玲
泛黄的黑白照片,打了蜡的地板,泛发出一种久远的光芒。热气腾腾的法式咖啡,缭绕的香气迷漫半个世纪,那个衣着旗袍得体或不得体的贵族女人坐在那里,仿若幻景却又活灵活现。
恬静中带着一丝忧郁,这个女人用得器物皆显得古色古香,她静静的坐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半生缘》,极为考究的托盘里盛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浓咖啡。
果真是张爱玲,她是一位靠感性逻辑思维的女人,骨子里还带着病态与冷漠,或是对残酷现实的逃避和恐慌,铸就了她对众生疾苦的冷漠,甚至于看见冻得要死的穷人视若不见,依旧和友人小资般的品尝着上海街头的萝卜饼。她对自已身边的虫草可以充满情调的描写、感怀。却对同类的生命冷漠的尽乎寒心!
很不愿盲从,但这回我却认同---张爱玲绝对称不上是一位伟大的女作家,但她却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女作家。倘单纯的看她的文字,这位天才般的女人,驾驭文字的功夫似可与李清照相媲美,后则无来人。任何人都不可否认,她是一位极具才情的女人。她对生命的理解自当超越常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虱子。”
很多人说从她的作品里喜欢上了上海,我却从她作品里厌恶起上海来,老上海在她眼中或是无可替代的浪漫,仿若他并非中国这个国度应有的一座城市,拒绝平民的城市终归不是什么天堂,老上海,似属于富人的或洋人的,美其名曰,国际化大都市。实地虚伪的很。但愿我这是对她作品的一种误解,或根本上难以领悟这位才女文字的真谛。
张爱玲是一位极智慧的才女,她却爱上了被称为汉奸文人的胡兰成。张爱玲爱上他本也无可非议,爱情本来就是不讲道理的,以胡兰成的博学多才,让同样多才且惜才爱才的张爱玲倾慕,应该说是一种必然。但爱就爱了,何苦要嫁?世事洞明的张爱玲难道不明白,爱和嫁不同,爱是相吸,有一样好即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张爱玲也像所有的笨女人一样,一头扎进了胡兰成的围城。或者爱情和文学都不应带有政治色彩的,偏事物总要有个是非,世人皆又是一些喜好扯些是非的人。
张爱玲的笔看似婉约,实则字字见血,“女人为了生存而嫁人,本质上和妓女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由此我推论,当下的女人大多都像当妓女罢,不是很多女人在幻想着嫁给金龟婿、钻石王老五这些东西么。
我无法掩饰我对张爱玲作品的喜爱,她的作品仿佛越过了这个时代,细细看来,却又存于现在。她爱的纯粹,爱的凄美。她到死都爱着一个男人,从不反思这个男人是否值得去爱。正因为她不去思考爱得有没有价值,脱离了俗念的爱才显弥足珍贵。
张爱玲注定是孤独的、凄美的、绝望的。她没有执着的信念和希望,有的只是淡淡的、脱俗的、自我封闭的那种生活态度。但从她的字里行间,隐隐又感觉她在等待着某种事物的出现,或是自我虚幻的的一个梦幻的再现。
风把窗吹开了,片片枯叶婆娑着落入房内,她对我笑了笑,随后轻盈的离去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落叶飘飞的午后
下一篇:故乡,一个回不去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