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笔记

新居笔记

双栖散文2025-08-18 18:00:15
我的新居——御景园502。御景园——一个蛮气派的名字,似乎人一旦与“御”字沾上了边,就都有了点人中“龙凤”的味道,当然这是商家炒作的需要,但是却也有很多如我一样的凡夫俗子欲过一把“皇家生活”的瘾,所以
我的新居——御景园502。
御景园——一个蛮气派的名字,似乎人一旦与“御”字沾上了边,就都有了点人中“龙凤”的味道,当然这是商家炒作的需要,但是却也有很多如我一样的凡夫俗子欲过一把“皇家生活”的瘾,所以此房未开盘之时,排号就满了,好楼层还需要托关系才能买到。
一般的人买电梯房,都想要高楼层,可我们家的夫子却自有一番高论,要买低楼层。当然也不能太低,因为一楼是框架结构,占了两层的高度,三楼是房开老板装修好了用来吸引客户的一套样板房,中不中西不西的装修风格,不合夫子的胃口。于是乎,经过几番论证,将楼层定在七楼,夫子的理由是这个楼层空气质量好,又正好可以看到小区内的风景,站在阳台上眼不花腿不软,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停电,我们可以自己上下楼而不耽误事儿——夫子一一数来,说得我也心花怒放,打消了最后一点犹豫。
第二天兴冲冲地抱着钱到了售楼部,七楼却已名楼有主,夫子当机立断,改为五楼,还好五楼尚未
被人选中,我们把定金交到售楼小姐的手中,年轻的小姐笑颜如花,服务热情周到,左一个姐右一个哥叫得我们两口子心里那个甜,虽然未如先前所愿,但夫子却似捡了便宜一般乐滋滋的对我说:五楼好,比七楼还好,上下楼更省事,被他的情绪感染,我也觉得五楼离地面近非常好,老人们不是说人要“扯地气”吗?
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新房手续办好的一年半后,拿到了钥匙。紧张的装修花去四个月时间,这期间的忙碌,我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上半年五月开始装修,因为我带着高三毕业班,所以几乎没有管过一件事,把那些乱七八糟鸡零狗碎的事全扔给夫子,任由他单位和家之间两头忙,下了班常常马不停蹄地往新房赶,弄到晚上八九点没有晚饭吃是常事,我偶尔去一次,却还要挑剔材料的贵贱和款式颜色,有时两个人还要为这些事生气。等到我高三的宝贝们毕业了,我以为我可以替他一把,让他专心管理单位的事务,这才发现我根本什么都不懂,一会儿工夫要打好多个电话向他请示,最后还是要他亲自来定夺,于是乎我在假期里也干脆成了甩手掌柜,装修的事儿基本就是夫子一人在跑。
中秋刚过,国庆在即,我们选择了18号这个周末,浩浩荡荡地把我们的家什搬到了新房,搬家公司的六个壮小伙子整整搬了一天,他们说从没有看见过哪家人搬家有这么多书,我告诉他们我为了装这些书,买了一百只麻袋,他们惊奇得眼睛都睁大了:只看见好多人家有钱了都买高档家具和高档电器,没见过这么舍得扔钱在书店的,你们家有人在教书吧?我说有两个。他们问谁呀?我指指夫子说:我和他。小伙子伸伸舌头,夸张地摇摇头,两口子都在教书,难怪!
新房子很宽大,有一个大大的入户花园和一个大大的阳台,我和夫子一合计——栽花弄草有阳台就足够,何不如把那个入户花园改成了一个大书房?在这个问题上我俩意见很统一,几乎是一拍即合。于是新家里就有了两个书房——大书房归夫子用,我用卧室旁边的小书房,我的小书房说小也不小,只是书柜比夫子的小一些,存放的书少一些,夫子的大书房还有一张大大的写字台,可以在上面练书法,而我的书房是一张很长的电脑桌面。
我非常满意我的新居,因为我有了一个独立的空间,我在这个空间里读书备课批改作业,不用像以前一样与夫子抢桌子,他在书房写材料时,我就只能把我的作业本备课本放在那张矮矮的电炉上,勾着腰写写画画,坐一两小时下来,腰酸得伸不直,颈子也“卡巴卡巴”的直响,现在我可以从容地坐在电脑旁,不用担心孩子看电视的声音吵着,更不用担心夫子要来用这个地盘写材料,慌慌张张地赶快给他
腾地儿,我可以充分地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夫子与我一起,我们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往新家里添置东西,今天去了花鸟市场,明天去了家具商店,家里有了绿色,有了红木气味,有花的香味,一个碗一个碟,一张凳一张椅,精挑细选,每一样都倾注了心思,于是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了生命的气息,我看着花台里的满天星在变化,我闻着八月桂的幽香,我听到清幽墨竹拔节的声音,花架上的吊篮吊下长长的藤蔓……
屋子的装修看上去很简洁,俗称“简中式”,最能体现中式特点的是餐厅墙壁上庄重典雅的“家神”,材质是本地上好的楸木,板栗色的底色,木质本色的阴文雕刻,上联为:祭祖宗一注清香毕恭毕敬,下联是:教子孙两行正气唯读唯耕。这是我和夫子都特别喜欢的一副对联,明白易懂,却有含义深长,值得人去思考,去咀嚼,去回味。有好朋友来家参观时,对夫子说了一句:简单里的精致,简单里的奢华。
我和夫子都不是贵族,也不是讲求奢华的人,夫子家住在小县城里一个有山有水的山村,我的家从我出生的秀美山村到县城的风景山下,我们骨子里都潜藏着城市烟尘洗脱不了的回归自然的愿望——生活在凡尘俗世,我们逃离不了城市的喧嚣,城市给了我们太多的现代冲击,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浮躁,我和夫子渴求在自己有限的空间里营造一种我们想要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在回到家的时候,能找到一份自然,一份安宁,一颗先祖埋藏在我们心里的根。
夫子总结:吾这一生搬家九次,取谐音久长久远,吾郑重承诺“此生再不搬家”!其妻戏言:你敢说自己不搬了?我们都还要再搬一次呢!
夫子略一沉吟,莫不成是“入土为安了”?那才是认祖归宗了!
夫妻相视而笑,以此为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