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心灵的感动
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变得铁石心肠,或许是生活的压力,或许是心中日益增长的浮躁,总感觉生活中缺少感动。直到今天上午我遇见了他,一个与我素未谋面的老兵。这是个平凡到掉渣的人,但不知这个“平凡”该如何界定;也是
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变得铁石心肠,或许是生活的压力,或许是心中日益增长的浮躁,总感觉生活中缺少感动。直到今天上午我遇见了他,一个与我素未谋面的老兵。这是个平凡到掉渣的人,但不知这个“平凡”该如何界定;也是这个时代伟大到极致的人,当然我也不清楚这个“伟大”到底该如何评判。或许就像《士兵突击》里那个许三多,每个人对他都有不同的解读。在我的标准里,就在这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日子里,我遇到了这个老兵,他做的这些看似平凡的事,却在我心中变得异常伟大起来。他叫崔小兵,一个12年的老兵,在我今天见到他之前,这个名字从没进入过我的视野。可就是在这么无意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上午组织射击训练,太阳照得人懒洋洋的,慢慢抽走训练场残留的生机,干部聚墩聊天,士官老兵都挤在一起私语,新兵们懒散地趴在地上瞄靶。我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一时间天马行空,纵横捭阖,人群中不时的妙语连珠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无意间,我一眼瞥到训练场一角,有个班仍在那里训练,嘹亮的口号声,敏捷的战术动作,看起来与这个训练场地并不合拍,我以为这又是哪个单位进行科目表演,就没大注意,随口问一句:“这是哪个连的?”这一问不要紧,似乎捅了“马蜂窝”,噪杂的人群一下顿声,都异常惊讶地望着我,似乎我是个外星人。
四连排长吕庆双惊讶的问我:“他,你不认识?”我小心的摇头,只能通过减缓动作来掩饰我的怯弱,他们那种眼神让我这个刚调入单位的小字辈,莫名生出很多压力,我不明白难道不认识这个士官是个很大的罪过么?这时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他来。
“他是我们营的兵王,营长亲封的。”
“他素质可好了,立了好几个三等功了。”
“他可踏实了,估计许三多都比不上他。”
“他从不让兵给他洗衣服,12年没让别人帮他洗过一件。为这领导还多次说过他。”
“他很尊重人,我一个刚毕业的排长,稍微有点资历的士官都怠搭不理的,刚来时他休假了,回来后一见面,哗,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当时我就愣住了,那可是12年的老兵”
……
在大家零散地描述中,慢慢勾勒出我心中的崔小兵。99年入伍,一直是连里的训练骨干,山东寿光人,多次在军事比武中取得名次,六次荣立三等功,因为一些原因耽误了提干,一直在连队里默默地奉献,没有任何怨言,这一干就是12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还是先说训练吧,据说班里训练都是他亲自组训,从他当班长10年来,带出了一批批训练尖子,立功提干的不再少数。就这样这样一个人,当别的班长都把这训练交给老兵时,他还是自己组训,这似乎是一种坚守。
回来听我排的班长说起,有一次营里组织教练员集训,大部分都是在打糊弄,在他组织战术训练时,他没有示范兵,每次动作都是亲自示范,哗,爬了一动,回来后他说,这次不太好,在低姿和侧姿匍匐的转换上没做好,我再来一次,哗,又是一动……他就是这样不知疲倦,一次又一次的示范,下面参训的骨干就没一个不认真的了。对待训练的这种品格,恰恰是我们这些人最缺的。平时体能训练到中士就很少有人搞了,上士很少去训练场,崔小兵永远成了个例,每次都像新兵一样训,像上满发条的时钟,不停的折腾自己,从这些年的比武名次就可以看。每次军事比武,很多士官都推三阻四不想参加,因为只有比武第一名才会立功受到表彰,其他都没有,比武前还要进行几个月得强化集训,很多人都不愿折腾自己,都过自己的舒服日子,在只有他每次都欣然参加,作为入伍12年即将退役的老兵,这也是个例。要说他功也立很多了,也不打算留队了,不为名,不图利,为什么还要追求这样完美的人生,我苦思良久不得答案,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傻子”精神,“钉子”精神。
再说生活,他从没让新兵打过洗脸水,洗过衣服,这件事说起来很简单,但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步兵连队真正做到很难,我刚毕业时也刻意拒绝这样的生活,可坚持没多久也逐渐被同化了,别说干部,就是一般的士官班长也都过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何况是一个12年的老兵。当然也不是说这样不行!这也是部队的传统,培养新兵礼节礼貌和细小工作的能力,但也养成了懒惰安逸的习惯。
我们这些人很难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有事没事就喜欢抱着电话和对象亲亲我我。在他的字典里工作永远高于家庭,以前部队住房紧张,他没给领导提过任何要求,家属来队时都是在部队门口找家招待所,但从不夜不归宿。这些年建立了士官公寓楼,妻女来队后,他也从不影响工作,早晨6点出操前他必在连队门口,比值班员还准时,晚上点名后他才离开,无论是白天训练还是夜训他都会提前赶到训练场,这些天听说他家属来了,他还在一步一步的搞训练,我感动的一哆嗦,真是不可思议。要是换成我,估计就算我值班也要调换,然后就是整天泡在家属院了,我想这就是差别了。他的故事一时还说不完,我听到的全是称赞,感受到的除了惊讶,就是感动,我知道属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作为曾从事过新闻工作的我,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典型,只可惜我这支笔没法生花写出的东西容易走样,难以把这些平凡的事写伟大,所以先记录今天上午所听到的吧。
他,仍在训练,我在离他50米左右的地方看着他,我甚至不能看到他的长相,但我知道我的心和他在慢慢走近……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