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云台

雨中登云台

降革散文2025-04-02 00:03:50
人说云台山山水奇绝,秀色冠于天下,我一直心仪而神往。今年暑期,终于心愿得偿,我们一行数人,结伴游山,真切地感受到了云台山的神奇秀美。云台山距我们家乡并不太远,黎明前起身,驱车四个小时,我们便踏上了这块
人说云台山山水奇绝,秀色冠于天下,我一直心仪而神往。今年暑期,终于心愿得偿,我们一行数人,结伴游山,真切地感受到了云台山的神奇秀美。云台山距我们家乡并不太远,黎明前起身,驱车四个小时,我们便踏上了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这时,天阴沉沉的,恐怕不久就会下雨,但看旅客的车辆来往穿梭,游人如织,遂不以天阴为意,兴致勃勃地游览起来。
在去温盘峪的入口处,左边有一块“波纹石”,石面纹似水波,是云台奇石的一种,右边有一华美的凉亭,柱子上的雕木对联曰:“丹峡映清辉烟波万倾归何处,秀水洗尘埃峰岳千山是我家”,这幅对联隐约奠定了云台山水的基调,就让我们细细品味品味云台山是怎样的丹峡清辉,怎样的烟波万倾,是怎样的秀水洗尘和万千峰峦吧!
我们沿着石阶盘曲向下,曲曲折折,盘根错节,每一节石阶皆陡峭不可俯视。我们手把扶手、铁链,小心探身下去。忽一平坦山道,乃半山腰中凿槽修筑,向左即为温盘峪。穿过前面山洞,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峡”的红石峡。山道旁有一处磨石刻字,对云台山的山峰、峡谷的形成,做了简要的说明。原来,我们现在脚下踩着的坚硬的红砂岩在远古的时代曾是一片海滩,经过数百万年的沉积,变成坚硬的石头,又经过数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日晒水冲,终于形成了今天气势磅礴的高峰深壑,想不到云台山的年龄如此苍桑,我心里登时对云台山多了一层敬意。
由于游人众多,而山洞狭窄,我们等了好一会才进入洞口。洞高仅容一人,伸手可触洞顶,洞内逼仄而游人接踵。据介绍,此洞长30米,完全人工开凿。我们进洞后,曲折向右。洞内幽暗潮湿,石壁多凝水珠,顶上不时有水滴滴下。洞内上下前后置许多彩灯,幽暗的灯光色彩变幻,愈增其神奇迷离的色彩。正随游人向前摸索,忽一线天光射来,刺人眼目,原来,我们已到了洞口,前面就是红石峡了,我倒要看一看,这峡谷到底“奇”在何处!
你如果到这里的山道走一走,便能想到云台山人开山筑路的艰难。这里原本尽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有路,是人们在山腰中凿开一条凹槽,然后再清理平整,砌上石级,装上护栏。护栏系仿木装饰,看起来上面满是皲裂的树皮,古朴粗壮,别具一格是原汁原味的原始风味。道宽可容二人并肩,游人接踵前行,斗折不断。我侧目望对面山崖,好像伸手可触。壁立千仞,直插云天,天空只有一线可见。俯视则深壑万丈,令人眩目。再前,谷深水急,涛声轰鸣,时见谷底白花花水花翻滚,溪流急泄而去。对岸石壁一层一层的,沉积的层次非常明显,从下至上,浑不知有几千百层。人说云台山是地质活化石,此言不虚。石壁上苔藓块块,水草摇摇,很是美观。有些石缝水流渗出,如小瀑布然。山顶遍生杂树,层峦耸翠,曲折不尽。再往前走,水声大作,大水急泄,势如奔马。这时,我们所行山道接近流水。聪明的设计师在水流上布设很多木桥、石桥,方便游人取景拍照。我们沿小桥、山道曲折前进,一会儿出于峡左,一会儿又到峡右,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实是美不胜收。水流急处,碧绿的溪水登时变作白亮亮的水条,呼啸着轰鸣着冲下山涯,不让雷霆万钧之势。水势缓处,溪水悠闲地抚弄着水草,微波荡漾,小鱼、蝌蚪在水中漫游。惊心动魄后的悠闲,给人一种别样的滋味。
忽见道左巨石悬天,似坠不坠,不禁令人捏着一把汗,原来这里是钟乳石的所在,我们要去石罅看钟乳石,就要从这巨石下经过。钟乳石也是云台奇石,似钟而白,故名钟乳。解说员提醒大家抬头看一看巨石,巨石高有数丈,重有数吨,两头勉强搭住两边山崖,看起来摇摇欲坠,令人心惊肉跳,然而千百年来,它一直被两边的石壁这样擎着。造物主之神工鬼斧,常出人意表之外,我们只有感叹而已。
我们又往前走了一程,距流水渐远。其时天上降下似有若无的毛毛细雨,雨细如丝,微凉而已。再往前走,就是云台山水库了。这时的水库高高在上,我们仰目观看水库的泄洪闸,直如天宫一般。我们盘桓向上,一路走着,谈笑风生,对云台山的美景赞不绝口。及至登上水库垛墙,放眼望去,但见两岸高山,青翠碧绿,高峡平湖,水光接天,一派祥和的景象。导游小姐说,前些年在这里发现了濒临灭绝的珍贵鱼种——桃花鲟。奇异的山水必定养育奇异的生灵,桃花鲟在这里繁衍生息,总算找对了地方。水面上,正有游客乘着摩托快艇兜风,摩托艇疾驰如风,激起的浪花一片雪白,在艇后留下一条长长的水线……。泄洪闸的旁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诸如木雕、石雕、葫芦雕、首饰玉器、中国结、纪念币、米上刻字等等,说不完、道不尽,应有尽有。广大旅客争相选购,看起来他们的生意十分红火。
到了下午,小雨时作时停,我们又驱车北上,去游大瀑布和小寨沟。至泉瀑峡,从步道入口进去,曲径通幽。我们时而在水上走,时而在山中行。抬头则见山崖如一堵堵高墙,陡峭绝伦,壁立千丈。或露暗红色岩层重重叠叠,或遍生藓苔尖草,杂树依山叠翠。冒着飒飒细雨,饱览山川秀色,倒不失是一种乐趣。途中一处,唤作小帘瀑,瀑如窗帘,和大瀑布比起来,直如袖珍的一般。然别具清幽,犹如一位娴静的少女,给人一种可亲可近的美感。还有多孔泉、幽潭等名目,不可胜记。这时大瀑布渐近,时隐时现,涛声轰鸣,不绝于耳。一带白水自天而降,涤荡生烟。登上观瀑台,则瀑布全体尽收眼底。瀑流长极,举世罕有;水势猛极,狂奔直坠,瀑流周围雾气蒙蒙,慰为壮观。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群山高耸,气势夺人,肃穆由之而生,俗心为之荡尽。下观瀑台,从石级下去,前行右折,到大瀑布下,水气如细雨扑面而至,顿觉阴冷逼人。冷风飕飕,衣衫劲摆。遂生豪兴,携小儿从瀑前木桥蛇行逼近,细雨骤至,瀑风劲吹,衣衫顿时湿透,奇寒刺骨。冒寒风雾气,奋勇向前,从石级曲折而上,至瀑布右侧,又从参差石壁寻路而下。石湿路滑,山路陡峭,每下一级,都需格外留神。我每下一级,再接应小儿下来。有位姑娘,其男友在其后拉着她,仍不敢下,我以手导之数次,才得循阶而下,遂连声称谢。我们在瀑前转了一圈,浑如在水中捞出一样。是云台山伟岸的品格感染了我们,是云台山博大的胸怀召唤着我们,我们才生出这样英雄的豪情。随后,我们回至观瀑台,拍照留念,循原路而回。
从停车场向西渡一石桥,桥可十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