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菜园
煮饭阿姨是个辛勤的人,嗓门大,手脚麻利,干活利索。她家有个菜园,种有各种新鲜的蔬菜。每次散步,我都跑到她的菜园里,看着她拾缀菜园,锄草、浇水、施肥;听她说些蔬菜的习性以及看着菜长得绿油油、一副精神饱满
煮饭阿姨是个辛勤的人,嗓门大,手脚麻利,干活利索。她家有个菜园,种有各种新鲜的蔬菜。每次散步,我都跑到她的菜园里,看着她拾缀菜园,锄草、浇水、施肥;听她说些蔬菜的习性以及看着菜长得绿油油、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真的是一种享受。一直以来,总有这样一个念头,就是在告别繁忙的工作之后,到我的家乡,开辟一片菜园;菜园不用很大,几分地足矣;种些时鲜的蔬菜,如芹菜、空心菜,或是萝卜、芋头等等。白天的时光,锄草浇水;晚上呢,则读读佛经。每当出门散步回来,看到篱笆小院,菜园青青,扑入鼻间的是一股清香的泥土气息,此中意境,犹如清风明月一般的温朗。这小小的菜园,就是我的栖身之所,我可以安稳地在这里,守着简单的流年,岂不快哉!
说到种菜,自然想到一代枭雄刘备,《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刘备这点小伎俩,骗得了关、张二人,其实并没有瞒过曹操,于是便有了煮酒论英雄的千古传奇。关、张二人说种菜之人是小人之事,未免狭碍。
刘备种菜,自然是为了政治需要,其他名人种菜,莫不如此。苏州拙政园,据说是明嘉靖年间由御史王献臣聘画家文征明设计建成的。而“拙政园”的名称,源自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馈……是拙者之为政也。”古人如此,今人也不例外,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便是有关毛主席在延安种菜浇水的画面《杨家岭的早晨》,毛主席浇水不是为了政治,倒是写这篇文章的人为了政治。
因为是儿时生活在农村的缘故,从小就喜欢吴伯萧的《菜园小记》,有些章句甚至还可以背下来,现在已经全都忘了,只记得“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句谚语。
最近越来越多的富豪与种菜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年41岁的斯捷尔利戈夫,在距莫斯科大约100公里处拥有两处农场,与妻子及5个孩子在那里饲养牲畜、种植蔬菜,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身价高达2亿美元的美国查格调研公司掌门蒂姆.查格和妮娜.查格夫妇,好好的市区不住,却跑到纽约州郊外翻新了一座19世纪的老式农宅。周末的时候夫妇两人自己动手清理花园,种菜、养鱼,乐此不疲。原台湾首富、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十分热衷种菜。他在耄耋之年依旧声如洪钟,还能带领员工在操场跑步。据说他之所以拥有这般健康的身体,除了每天练习自创的毛巾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常食新鲜的有机蔬果,而这些蔬果正是他自己的劳作所得。这些富豪,在社会上打拼了一番之后,才体会了种菜及过田园生活的好处,其实何必绕一圈呢,现在就开始种菜多好!
陶渊明之辞官归去“守拙归田园”,一直以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仿佛他就是个真正的隐者。他在归隐之后所写的诗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为人所称道……然而正是他的诗出卖了他——因诗而出名。所谓的隐者,其实和显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显就没有隐。要么是先隐后显,如诸葛亮;要么是先显后隐,如范蠡,纯粹的隐是没有的。正如现在所说的低调,首先你得必须曾经高调过,最起码你得有高调的资格。否则,低调二字无从谈起。
或曰:有此闲情种菜,何不种树莳花?种菜与栽花,其实并无高雅与庸俗之分,更不是“小人之事”,有的只是人的分别之心。早些时候,有关偷菜的游戏风行一时,种菜也打起“偷菜现实版”的招牌。然而很快这种方式便消沉下去了,因为他们志不在菜,正如某田地上牌子上所写的:哥种的不是菜,是寂寞。
于是想起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他独自在瓦尔湖畔生活了两年多,安静地种菜,安静地写作。与水对话,与鱼对话,与树对话,俨然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以回归内心的方式,写出了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他说:如果一个人朝着他梦想的方向充满自信地前进,努力过一种他想象中的生活,他便会取得在通常情况下预想不到的成功。虽然种菜并非是我精神的终极归宿,但我也要像梭罗一样,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充满自信地前进。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如是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