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的女儿
这是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我们家最纠结、最温馨的一个故事。一1980年3月9日,农历庚申年正月二十三,天寒地冻,大雪花夹着小雪花,随风狂舞,镇卫生院最北面一排用麦草(秸杆)盖顶的病房房顶上已开始积雪。就
这是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我们家最纠结、最温馨的一个故事。一
1980年3月9日,农历庚申年正月二十三,天寒地冻,大雪花夹着小雪花,随风狂舞,镇卫生院最北面一排用麦草(秸杆)盖顶的病房房顶上已开始积雪。
就在这草盖的一间病房内,妻子分娩待产已经两天。因婴儿在子宫内胎位不正(臀位)导致难产,妻子疼痛难忍,无力支撑。年轻的妇产科医生束手无策,母婴命悬一线。在我们家属再三要求下,卫生院领导紧急磋商,决定立即将妻子转往大桥中心卫生院施行剖腹产手术。
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上午7时许,与公社借用的大卡车开来了,车厢上面临时撑起了油布帐蓬,用以遮风挡雨。妻子躺在用被子垫着的竹匾里,身上也盖着被子,被医生和家人搭上了车厢。由于过度担心和害怕,我浑身颤抖,两腿发软,在别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卡车。
由于事先作了联系,大桥中心卫生院做好了施行剖腹产手术的准备,妻子被直接送进了手术室。我和家人在手术室外坐立不安地等待,这时感觉时钟好像停摆了似的。9点多钟,手术室内传出“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我悬到嗓子眼儿的心一下掉了下来。又过了个把小时的“漫长等待”,一位医生出来告诉我们:“宝宝出生了,是个千金,母女平安。”我和全家人的心情一样:只要母女平平安安,男孩女孩都一样。后来,妻子告诉我,待产的女儿在子宫内待的时间太长,接出来时已经窒息,经医生不断拍打、抢救,才哭出了声。妻子剖腹产那天也已到了鬼门关。该死的麻醉师给妻子打麻醉时,象昏了头似的,用了超一倍的剂量,将妻子推到了危险的境地。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妻子才被从死神那里拽了回来。怪不得妻子剖腹产的时间超出常规,当时手术室门口医生们急促地进进出出,神情又都是那样的严肃。现在,每当想起这些,我仍非常后怕。
上帝赐给我们且历经磨难来到人世间的女儿,我和妻子倍加呵护。因期望她长大后,聪明、有智慧,成为对家庭对国家都有用的人才,经与外公、爷爷(他们均是文化人)等多方酝酿,故起名字——慧慧。
我和妻子1978年国庆节结的婚。那时,我在县委办公室当秘书,她在镇卫生院做护士,也算两地分居,只有周末才能团聚。我的老家在乡下,离镇上五六公里。为方便工作,妻子暂住在镇上她的大姐家。大姐家与岳母家相距不到一百米,大姐家在路西,岳母家在路东。平时,妻子有时在卫生院吃饭,有时在岳母家吃饭。女儿由妻子带到卫生院,请保姆照应。前面请了两个保姆,责任心都不强,妻子很不满意。后来换的这个保姆,把我们的女儿当她自己的孩子看待,我们很放心。因为大姐家与岳母家靠得近,到了晚上,大姐、岳母都帮助照看,你抱抱摇摇,她哄哄逗逗,女儿享受的“待遇”非常高。女儿往往是在大姐的怀抱中睡着了,才转到妻子的手中。
二
忙忙碌碌的一天或者快快乐乐的一天过去,人们纷纷进入梦乡。可觉得漫漫长夜最难熬的却是妻子的大姐,也就是我的大姨子。
大姐勤劳节俭,为人正直善良,在镇上的一家金属丝网厂当工人,大姐夫在湖南长沙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做维修工。按理说,两口子的生活蛮幸福的。可唯一让他们不够称心的,就是结婚多年来未曾生育。经多个医院检查,大姐属于病理性无生育能力。我们的大女儿出生那年,大姐已经37岁,大姐夫也已38岁。我和妻子每当看到大姐独自倚门而望的样子,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个女人年岁大了,膝下无子,是多么的寂寞?多么的惆怅!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一年又一年,大姐夫妇萌发了抱养一个孩子的念头。知女莫如母。为了尽早了却大姐夫妇的心愿,岳母四处奔走,帮助物色。岳母带大姐去过好几个人家看小孩,大姐看一个否一个,全都看不上。有一个人家的小孩,大姐觉得蛮好的,可抱回来没过几天,就退给了人家。岳母给大姐弄得没了主意,问大姐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姐说:“妈妈,不要费精劳神了。抱养人家的孩子,不管怎么说,养大了,还是人家的。我铁了心了,要么不抱,要抱就抱亲姐妹们的。”从此,大姐早晚都泡在岳母身边。“让小妹多生一个孩子给我们就好了”这句话,岳母听了不知多少遍。大姐有这个想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她知道,弟弟弟媳生有一子一女,要他们再生,已不可能。大妹生有一子,举家在南京,也不太可能。只有小妹年龄小,又与她整天生活在一起,感情也比较融洽,提出这个要求,小妹是有可能答应的。
大姐思儿心切,岳母心急如焚。在女儿8个多月大的时候,岳母不得已把大姐的想法告诉了我们,要我们体谅她、支持她。
同胞姐妹,手足之情。对于大姐的请求,妻子当然不太好拒绝,我一下子却成了矛盾的焦点。
当时我想,我们年龄还不算大,妻子和大姐又是亲姐妹,生个孩子给大姐,从感情上讲完全是可以的。再说,无论是大姐和姐夫的为人,还是他们的经济条件,都让我们感到女儿给他们抱养比较放心,相信女儿在他们的呵护下定会健康成长。可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我们再生一个孩子给大姐抱养,政策是否允许,心中没有底。所以,每当妻子提起这件事,征求我的意见,我都难以回答,既怕影响她们姐妹之间的感情,又怕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
那时,镇上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干部我都熟悉。我向他们谈了我们想生二胎,给大姐抱养一个孩子的想法,他们既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镇干部的默认,让我心里踏实了许多。当岳母和妻子再次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说:“有什么抱养不抱养的,反正姐妹们都在一起生活,合养养就是了。”我讲这个话,实际上变相地答应了她们。大姐得知我们同意给她抱养一个孩子的消息,阴云密布的脸上顿时阳光灿烂起来,那高兴的样子难以形容。
经岳母、大姐和我们再三商量,决定将女儿慧慧给大姐抱养,我们再生一个。理由是大姐大姐夫年龄大一些,抱养第一个孩子比较合适。抱养事宜正式确定之时,女儿刚满周岁。其实,女儿给大姐抱养后与抱养前并没有两样。妻子还住在大姐家,早晚都和女儿在一起,只不过为了增强女儿与大姐的感情,大姐把喂饭、带着睡觉等事情都逐步揽了过去。女儿会说话后,叫大姐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独思故乡情
下一篇:昨天的百官:九溪廿三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