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是惜春惹人怜
贾惜春,元迎探惜四春中最小的一个。在大观园里,她居住的地方叫暖香坞。在青浦大观园,我团团找了一圈,找到了藕香榭,暖香坞的近邻建筑,却没有找到暖香坞。难道这是设计者的疏忽?不由对这个可怜的四姑娘更佳怜惜
贾惜春,元迎探惜四春中最小的一个。在大观园里,她居住的地方叫暖香坞。在青浦大观园,我团团找了一圈,找到了藕香榭,暖香坞的近邻建筑,却没有找到暖香坞。难道这是设计者的疏忽?不由对这个可怜的四姑娘更佳怜惜。黛玉进府,贾府的重要人物全部出现。这是一次借用林黛玉的视觉来巡视贾府的赫赫威仪及全方位的展示。同样,府里重要人物也在这一次基本亮相。贾惜春这时候还没有长好,只是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孩子,既看不出特点,也看不出个性。等到周瑞家的送宫花,作者对惜春有了第一次的描写,她正同小尼姑智能儿踢毽子玩儿。看到周瑞家的来送宫花,便笑着说,赶明儿我也剃了头发当姑子去。这是个令人恐惧的开端。一个啥事不懂的小孩儿,为什么要去当姑子?
惜春与三个姐姐不一样,是西府的女儿,贾珍的胞妹。书里没有一个字提到贾敬的夫人,我们只能猜测,西府的当家太太可能早就死了。缺少母爱。父亲一味儿好道炼丹,根本顾不上她,小说里也没有见着她的兄嫂贾珍尤氏对她的关爱,所以她个性中的冷,被大大的激发出来一点儿不奇怪。她和后来的大观园栊翠庵尼姑住持妙玉很有共同语言,说明在本质上她和妙玉有共通之处。妙玉是“过洁世同嫌”,惜春的冷言冷语冷面冷心,整个一个从外冷到骨头里的典型。
惜春没有过人的才华。在大观园的众多诗词活动中,她没有写出过立意新颖的诗作。可是她比迎春要强一些,会画画。所以当刘姥姥万般羡慕大观园是神仙府第的时候,贾母让惜春画一幅大观园全景图《大观园行乐图》。这么个冷心冷面的人儿,居住的地方比别的地儿要暖和得多,门额上还有“暖香”二字,暖香坞的题名,名副其实。让这样的人儿住在这样的地儿,很有反讽的意味。
在小说第五回,作者给惜春的判词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她的出家是命中的定数,她的冷漠,是因为看到了三个姐姐最后的不幸命运。纵然出生富贵人家,大厦呼喇喇倒塌的结局,在她的心中,有着模糊的预知。抄捡大观园时,无辜的丫鬟入画被牵连进来,连她的嫂子尤氏都认为她太过冷,偏偏她借着这个机会,与兄嫂毅然决然地脱离关系,出家做姑子了。
惜春的绘画才能究竟怎样,我们永远没办法知道。就像林黛玉笑话她说的那样,园子盖了一年,画儿大概两年都画不出来。果然,画儿没有出来,贾府就陷入了灾难之中。大观园的女儿清净之地不复存在,只有栊翠庵还有,痴情的紫鹃受主子的嘱托,跟着惜春去了栊翠庵,算是找到了情感上的归属。
惜春真是一个令人叹息怜惜的女孩儿。虽然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没有人关注她是不是快乐。以至于上海的大观园里,竟然没有了她的暖香坞。同在第五回的曲子词,她的那一曲叫《虚花悟》:“……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从小女孩儿开始,她就在悟。她的悟,不是顿悟,而是渐渐的悟,最终悟出了人生的无常,时事的无常。那么,就算是“闻说”,那婆娑宝树,也是令人欣羡的期望。何况,那婆娑宝树上还有“长生果”。这个没有希望的姑娘,出家以避俗世的烦恼,就再正常不过了。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红楼女儿的悲伤!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