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与人体健康

七情六欲与人体健康

下心散文2025-03-03 05:11:43
宇宙是大天体,人是小天体,因此人体与天体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受着宇宙这个大天体的影响。人体处于天体之中,存在着内忧外患,如果不能很好的排忧解患,人体就容易生病。
内忧指什么?就是人体的五腑六脏和新陈代谢等受到情绪影响,所谓情绪在中医学上说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类,故称为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并不足以致病,但是如果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七情的变化超过了生理所能调节的系数,就会引起体内的阴阳、腑脏和气血功能的失调,从而发生疾病,中医学称为内伤。可以说七情与气的关系密切。七情的异常变化会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功能,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如《素问·疏五过论》所说:“离绝莞结,忧恐喜怒,五藏二虚,血气离守。”腑脏气机失常的具体表现是:怒则气上,喜则气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过于愤怒,可使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横逆而上冲,甚至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蒙蔽清窍,引起昏厥。过度的喜笑,以致心气缓散,精神不集中。过度的悲哀,以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肺气耗伤。意志消沉恐惧二便失禁。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五所附,慌乱失措。思虑过度,以致气机阻滞不畅,脾胃运化无力。现代医学证明,由于起的运行,带来五腑六脏的活动。人体内的气有阴阳之分,它是一种活动很强的精微物质,流行全身,无处不有。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气的生、降、出、入的运行,气的运行一旦停止生命就结束了。事情很清楚,人之所以生病,死亡是阴阳二气不平衡造成的。国内外大量材料说明,情绪影响人的气机,所以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很大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注意到这个问题,《黄帝·内经》就曾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许多科学家实验也证明,应激反应状态下出现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心搏加快,外周血管血压增高血糖增多,所以据美国学者研究认为:体育训练可使人处于一种松弛反应状态,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性减弱,能放松、自然和安静,排除杂念,不良的思想则会引起情绪变化。因此吸收大自然中的田地之气补充,调解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状态,不使情绪恶化,保持平和心情,必须排除七情对气的干扰破坏。要使身体健康,就必须保持乐观情绪具有开阔的胸怀,消除私心杂念和各种欲望。在《太平经·以乐却突法》中提到乐观的作用时说:“乐乃可以和阴阳,元气乐则生大昌。”所以人如果有了胸怀大志或善心,就会荣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调整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关系以达和谐。当然体育锻炼也可以使人心静气平,放松和乐观,也是排除七情的重要方法,也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去掉内忧,控制七情以助正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气血运畅,就可以抵御和防止外患侵入。外患指什么?所谓外患就是六淫,也指六欲。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指的是自然界中里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正气不易致病。只有气候异常急骤变化或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六气,就称为“六淫”。淫有太过的意思,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六邪”,属于外感病之类的病因。六淫为病多一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风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初秋或久居湿地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等。六邪可单独或两种以上都会侵入人体而致病。例如风寒感冒。在发病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影响转化。如暑邪入里可以化热。其入侵途径从肌表、口鼻或两者同时而入,通过经络由表入里,传进内脏,如《素问·缪刺论》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盛,五脏乃伤……”人体在邪气之中,致使体内之气受伤,而病毒也乘机深入体内,所以要注意六淫,还要明白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与病者的体质强弱和致病因素的性质极为有关。当六邪侵犯人体,必然遭到人体正气的反抗,中医学把这种邪正斗争,称为邪正相搏,认为外感疾病过程中所出现怕冷、发热、寒战、汗出的症状,是人体正邪两气相搏的临床表现。那么避免身处六邪之气中,就不会染病,即使六邪之气太盛,也可以采用增减衣服来保护自身,还可在饮食上预防邪气侵入,加强锻炼适应环境,有六淫侵入也能抵抗住。
七情与六欲都与天体有关,都与人体之气有关。如果腑脏之气充足,人体器官各项功能就能运行,人就会健康长寿,否则会产生各种病症,正如《景岳全书》所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由此可见,采气很重要,吐故纳新,在呼吸之间,促使内气充足,混合精气(元气)和食物之气,三气合一,运遍周身,在乐观开放的思想指导下,情绪积极向上,便会有一身正气,就会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