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鬼村

夜探鬼村

横切面散文2025-02-25 14:33:17
浑沌至今,垂垂将临,我竟不能确切知道:这世间究竟有没有“鬼”。悬揣“至后”,大抵也不会知道的了。于此虽不会太执著,却也是很遗憾的。——因为先前曾探究过一番啊!从前人留下的汗牛充栋般有关“鬼”的文字记载
浑沌至今,垂垂将临,我竟不能确切知道:这世间究竟有没有“鬼”。悬揣“至后”,大抵也不会知道的了。于此虽不会太执著,却也是很遗憾的。——因为先前曾探究过一番啊!
从前人留下的汗牛充栋般有关“鬼”的文字记载中知道:人死后的精灵不灭便为“鬼”。然而,又竟不止于人,甚而世间万物,不管有否生命,均可“老而成精”矣!君不见,深山野岭中有魍魉,幽水荒泽中有魑魅,老林蓊郁处必现山魈,黑暗尽头多匿阴魂……至于赋予诗意又令人怵然的如:“山鬼吹灯灭”,“阴房鬼火青”,“鬼门无归客”,“冷如鬼手馨”之类。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却是另一种壮烈激昂了。
大抵前人们只听见过“鬼”的哭喊声,便有“嗷嗷鬼母秋效哭”,“天阴地湿声啾啾”;却没有真的见过“鬼”,于是有“鬼魅易画”一说。
现实中我这一辈人的少时以及上一、两辈人,是接触不到多少现代的“玩意儿”的。夏夜乘凉或寒冬围炉,便多听人们谈“鬼”。心跳砰然甚至肌肤栗然之际,也自以为乐趣的。至于那时的大人们循循教导小孩,也多是把“鬼”搬出来吓唬。诸如江河水渚中有“水鬼”,山坡荒地里有“野鬼”,林木间有“吊死鬼”,坟冢处有“僵尸鬼”……多不胜数,几乎无处不有“鬼”!实在有点鬼魅当道,动辄见鬼矣!甚而至于鸟兽虫鱼也会变“鬼”,或者竟是“鬼”!真乃个风声鹤戾,草木皆“鬼”了。
然而,倘若压下心跳好奇追问:“鬼是那模样的?”
实在很难有确切的回答。间或也有个别老者惶恐又诡谲道:
“……白衣白裤,七尺高八尺大……”
除从说者的口气中无端觉得“鬼”的阴森可怖外,“鬼”的形状仅此而已。确实的,惊恐于“鬼”的是:“水鬼”会拖人落水溺死,“吊死鬼”会诱人投缳,“野鬼”会使人迷路不归,“僵尸鬼”会吸食人血……
至于再壮了胆遍问大人们:“……见过鬼吗?”
便只有一片的支吾声了。除却“大约”的强辩外,终于没有人真切的见过“鬼”。而我恜恜之余愈发的好奇,想见一见“鬼”的模样了。
既然古人们是靠了想象将“鬼”绘成凶恶狰狞状——亦有美艳以至诙谐可爱的——,而今人又是依了幻觉去臆造,“鬼”形便愈益模糊起来。至于自己儿时为谋食计,不得已常出没于人迹罕至坟冢满布的荒漠野地,却是于黑夜中多见过“神火兮颎颎,鬼火兮熒熒”的奇形怪状的鬼火的。开始自然也恐惧,见得多了,“鬼火”除会幻化成各式各样的醜妖陋怪状外,并不见其有多厉害。尤其闷热无风的夏夜,饥饿又疲惫不堪地随便躺在荒野草丛中,偶尔也会有一串串断续的“鬼火”从身旁冒出。骇愕中却没力气也不想挪动身体,久之,竟伸手去触摸那幽幽蓝蓝的“鬼火”了,却什么也没摸到。稍多些这样的巧遇后,胆子大了起来,尤其听说“鬼火”是“鬼”在点灯。竟蓄意想窥视一下那些“鬼点灯”了。抑或是折磨人的饥饿感作怪罢,甚而至于竟觉得有一帮“鬼”正在“鬼灯”周围大块朵颐——,想去分一杯残羹了……
抑或人世间的暖意却在未知的鬼魂界的虚空中罢,既漫延了久经祈盼的异样好奇,也一并带了似有把握的妄念,更想寻机一探“鬼”的世界了。
终于,十二、三岁时在岭背角村与农民伯伯“三同”时,竟有了这样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了——
距岭背角村大约仅四、五里地,有一座只在最高处零星微露出几块巨石的低矮土岗,在土岗一面很平缓的山坡上,竟有一处因“闹鬼”早已无人居住的“鬼村”。至于何时便没有人居住,村民们大概记忆不确而说法不一,不过按最近的说法,至少也有数十年了。“鬼村”围围种了一圈茂盛得密不透风,枝杆均长有锋利钩刺的野竹——这是清朝咸丰年间的遗迹。那时社会混乱,盗贼成灾,各村庄为了自保,大村修筑碉堡高墙,小村则种植这种可充当围墙防盗的野竹。——村内有好几间参差相连,也并不太颓败的泥墙瓦屋;房屋前有一片碧水涟涟的池塘,而瓦屋与池塘之间,竟有好几株这一带少见的青翠欲滴的柳树。此外,便是一大片只零乱长有些树木的芳草如茵的缓坡,而缓坡尽头处却有一座很有些气派,用三合土筑就的古墓和几堆土坟。在这一带,常是人鬼相邻而居,也并不奇怪的。这“鬼村”倘在不知情的外人眼里,实在是风景宜人,幽静而祥和,甚或有些寂寞的世外桃源。
我在岭背角村“三同”时,开始也懵懂;因岭背角村地势较高,可以稍稍府瞰“鬼村”,也曾为那里的幽静风景所陶醉。其时虽然“文革”已开始,偏僻处的人们依然如故,并无什么改变。晚上无事,便多聚在一、两处闲话。自然极少谈什么政治的话题,除柴米油盐外便多是谈“鬼”话!村民们多朴实木纳,几不会胡编乱造,大多的“鬼话”却是村里某人或竟是自己的“遇鬼”经历。又大多集中在“鬼村”或附近。诸如——
某村民暮色中路过“鬼村”,忽见那座古墓旁坐有一个面容姣美的红衣女子在啜泣。观看良久,竟心生歹意,从野竹丛中钻进去,数扑之后,红衣女子忽地不见了踪影,自己却撞得头破血流,方知遇鬼。狼狈逃回,接着大病一场死去。
某日,某村民也是在暮色中寻找自家走散的鸭子,在“鬼村”旁竟窥见了那几间废弃的房屋里,蓝色的“鬼灯”火光,明晃晃如白昼;里面杯盏碗碟乱响,并隐隐约约见了一帮“鬼”在猜拳行令……
某日,太阳刚下山,父子两人从田里劳作回来,半路上忽地见了一只黑色的跛脚野鸭,便企图捕获了下酒。直追到“鬼村”的野竹丛旁;父亲用铁铲死死压实拼命挣扎的野鸭,只跑迟几步的儿子来捉时,铁铲下却空无一物。知是遇“鬼”,惊慌中逃回,两人均大病一场。
某日半夜,某村民去田间管理灌溉用水,走近“鬼村”时,竟见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菩萨”站在茂密的野竹顶上,光芒四射。他平时胆大,掷了一块石子,即刻燃起了一片大火……惊恐中逃回。白天集了几个人去看起火处,却一点燃烧的痕迹也没有。
……
这类村民们身历的“鬼”故事,多不胜数。其时自己虽多少受了些当时的“革命思潮”的影响,对世上有没有“鬼”也心存重重疑惑,却是大体倾向于“世间无鬼”论的。但对活灵活现的村民们的亲身经历,又无从证实和辩驳,便暗中纠集了村里的几个小青年——因村里的大人尤其我的房东是坚决不准冒这险的——,决定夜探“鬼村”,看个究竟。眼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