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之间逢恩师
月底,我参加了老家县城举办的庆5.1《劳动者之歌》征文比赛颁奖仪式。虽然早上感觉头疼,但还是准时赶往县城。会议开始了,主持人逐一介绍到参加会议的领导,有《传奇故事》杂志社社长、总主编、孟津籍作家焦景周
月底,我参加了老家县城举办的庆5.1《劳动者之歌》征文比赛颁奖仪式。虽然早上感觉头疼,但还是准时赶往县城。会议开始了,主持人逐一介绍到参加会议的领导,有《传奇故事》杂志社社长、总主编、孟津籍作家焦景周,著名诗人牡丹文学社社长、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梅艺辛,孟津县总工会主席牛正杰,孟津县文联主席黄山,当介绍到著名的新闻老人王守仁老师时,我心头一颤,抬眼望去,十几年的光阴在恩师的脸上镌刻了更多皱纹,唯一不变的是他那慈眉善目的笑脸,以及睿智精神的目光,一时间顿觉百感交集,记忆的大门顷刻打开,到我回眸历历往事……
那还是在我十九岁,在乡里化工厂上班的时候,因为是三班倒,我便有了充分的业余时间挚爱的笔,写一些诗歌、散文以及随笔。身处封闭的乡村,我不知怎样投稿,也无人指点,却没有什么能阻挡创作的热情。偶然听人说起县委宣传部的王守仁老师博学多才,经常有文章发表,在厂里的传达室看过几篇后,内向的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带了几分稿子,骑自行车到县城一路打听着找到了恩师的家中。他热情的招待了我,没有一点架子,帮我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回到厂里,很快便收到了恩师的回信:
向英:
稿子看过,被一股清香所陶醉。真的,您的散文很有野菊花的幽香。因此劝您将《请站在阳光下》、《铃声响起》写两份,一份寄孟津电台,一份寄《洛阳日报》社。果树一篇改得狠些,也请写两份,一份寄电台(县),一份寄《洛阳经济报》。
《风雨人生》浅了点,先放一放,改改再说。
王守仁
10月28日
读着老师的信件,特别是“您”字,让我不知说什么好。正是在他的培养和鼓励下,才让我坚持了创作的热情,立志要做一个不甘平庸的人。
后来离开工厂到洛阳后,匆忙中没有告诉老师。后来由于生意的繁忙,十几年都不曾写过什么,但老师的信件我一直都保留着,偶尔也会拿出来看一看,没想到会在无意中重逢。
老师的发言打断了我的回忆,他幽默风趣的借用赵本山的话,称自己的文章是“耍地摊”,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这一段话:“我今年已经72岁了,如果能活到80岁,我还有8年的创作时间,还可以再多出几本书……”原来,王老师一直坚持笔耕不辍,连续出版了《我的诗》、《我的歌》、《我的父老乡亲》、《新闻写作》、《他们感动孟津》《孟津长歌》《为父老乡亲写传》等著作。
不善言辞的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发言:“首先我要感谢一个人,也许他根本就想不到——那就是王守仁老师……”王老师微笑着向我频频点头,随后会议结束后,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临走时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和一篇刚刚发表文章。他说:“等这段时间我把自己的书籍整理一下送一套给你”,想起他刚刚在发言中说到最珍贵的是自己的书,书是他的宝贝。我的眼睛湿润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