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炒鸡蛋

韭菜炒鸡蛋

大廷散文2025-03-04 07:23:03
俗话说:“春分韭,清明螺。”就是说“春分”前后,气温回升,韭菜长出嫩芽新叶,这时的韭菜十分鲜嫩,无论清炒或做馅,都好吃。在“春分”时节,故乡家家户户养的鸡正值下蛋的高峰,有时候能捡“满窝蛋”(即养多少
俗话说:“春分韭,清明螺。”就是说“春分”前后,气温回升,韭菜长出嫩芽新叶,这时的韭菜十分鲜嫩,无论清炒或做馅,都好吃。在“春分”时节,故乡家家户户养的鸡正值下蛋的高峰,有时候能捡“满窝蛋”(即养多少只母鸡一天就能捡多少个蛋)。从菜园里割回一束束还沾着滴滴晶莹露珠碧绿的韭菜,就可以用韭菜来炒鸡蛋了。
旧时的乡村,家家炒菜用的是铁锅,烧的是柴草。铁锅有生铁锅和熟铁锅两种。生铁锅是选用灰口铁熔化用模型浇铸制成的,熟铁锅使用黑铁皮锻压或手工捶打制成。生铁锅质脆容易破裂,一般都较为笨重、厚实,不易散热,传热也没有熟铁锅快。熟铁锅质韧,一般较轻且薄,传热快但热量很容易散失。家用铁锅的型号,在我的老家有天锅、牛二、牛三等叫法。其实我也不懂这牛二、牛三这些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其大小。一般说来,牛三的铁锅为小号了,生有双耳,多用于炒菜。形容脸黑,有比喻像锅铁一样,那是铁锅被柴草煅烧的结果。锅底比夜色还黑,但铁锅的正面被锅铲、刷帚等磨得比银子还光烫。
土灶、铁锅、柴草塌的韭菜蛋粑绿光油亮,外焦内鲜,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咬一口吃到嘴里,那个味道妙不可言,好像那迷人的春色就在心中回荡。
记得我家的菜园里有一小块韭菜地。每到初春,母亲便早早地给韭菜地锄草,均匀地撒上一层草木灰。几场春雨过后,就会隐约地看到韭菜吐露一簇簇新芽。韭菜分蘖力强,过不了几天,韭菜会长出一片嫩绿的阔叶。母亲割韭菜是将一簇韭菜捏成一把,然后用菜刀在韭菜叶柄离地约半厘米处利落地割断。母亲总是对我说:韭菜是越割越发,越割越长。
在乡村,家家都一样,人们都舍不得吃鸡蛋,攒着卖了换油盐。偶尔做上一小盘韭菜炒鸡蛋,这是在那个岁月里,算得上是一道荤菜了。母亲炒韭菜蛋粑时,总是切上一菜板韭菜,放得一二个鸡蛋,韭菜与鸡蛋都不能成型,油放得又少,韭菜都炒糊。不是母亲不会炒,而是母亲为了家庭细水长流的生活。
在乡村生活的人,没有哪个不会做韭菜炒鸡蛋的。其实,这道菜做法简单,韭菜洗净沥干水分,一根根理齐,用刀切成小段。从鸡窝里捡几个鸡蛋,鸡蛋碰鸡蛋敲碎,将蛋黄、蛋清一并流入碗里,加水加盐搅拌,然后加入韭菜。往灶里添柴火,锅热往锅里放食油,油热后将碗里的材料倒入锅中。到半熟状态时将柴火弄小,使韭菜炒鸡蛋成型,待四周变硬后将它翻面,直到外表微微焦黄,出锅后盛入盘中。
在老家,也有一种叫韭菜油粑子的面饼,先将米粉搅成糊状,加入韭菜,然后开始煎饼。旺火烧得锅底发热,倒入食油,将韭菜面糊用勺子舀入锅底油中,贴满锅底,热油煎着面饼,待面皮煎黄后,用锅铲再翻过身来煎,待到面皮儿酥脆焦黄,即可以盛起来拿在手里吃了。
腌韭菜是家乡人夏末餐桌上开胃小菜,它物美价廉,吃起来具有特殊的香味。
故乡的味道,是乡愁的味道。家乡远在身外,味道品在心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