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高贵的孤独
——题记
孤独是天性的,或许是与生俱来。我一直偏执认为着,不喜欢孤单,习惯上孤独,爱上孤独,而又与孤单结下不解之缘分。生活其实就是一种习惯,当你习惯了某种行为与嗜好,可能你也就深深的爱上了它,从而在骨子里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它。
童年的时候,孤独离我似乎是遥远的事情。七十年代,生活是清贫的,物质是匮乏的。但是并不影响快乐,同样和伙伴们一起做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游戏,如抓子、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童年的脸上一直是写满了快乐与顽皮。
然而,在六岁的时候,痛我的奶奶突然去世了。看着她躺在冰冷的棺木里,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所有的亲人看完最后一眼,盖上棺顶的时候。我突然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叫他们别抬走奶奶,那时候的我,小小年纪,就很直观的面临了生死。看着奶奶死亡,最后在一培黄土下的安葬下,走完了自己所以的生命历程。
从那以后,六岁的我。不在向以前那样爱说话了,爱闹了,静静的,一个人经常手托腮。有时候,以至于亲人们都在怀疑的眼光看我,是不是因为奶奶去世的打击,我变傻了,变呆了。其实他们那里知道我心中的秘密,我的快乐与高兴是留给在天堂的奶奶一起分享。那时,我仿佛一夜就长大了,成熟了,明白了生死,阴阳相隔。
在后来,我上学了。学会了拼音字母,学会了写汉字,学会了造句,学会了写作文,看书。就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有空,有时间,不会象其他孩子一样嬉戏顽皮。都会在文字墨香中默默的度过时光。有时候,妈妈看见这样就忍不住唠叨几句,这孩子太孤独了,象书呆子。
上学十二年光阴里,因为安静与孤独,我的朋友是很少的。只有梅是我唯一的朋友,与她聊起因为是奶奶的去世,我就变得忧郁和孤单时,梅总会调皮地说,是小大人早熟。多年后,想起这句话,我感觉梅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说到了我的软肋,懂事太早,一份孤独,一份宁静,布满了我童年,少年的生活,充斥在我心灵的每个角落。懵懂与无知,快乐与疯狂的年少特征,被我过早的成熟淹没亦尽,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被孤独的性格省略了一个美好的过程!
成家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后,依然是与书相伴,和文字为侣。没有其他小女人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的,家长里短;也没有她们的逛街购物;也没有她们的时尚。并不是我排斥与讨厌这些,只是我的生活需要一份静,喜欢这样的一份孤独。这种孤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从外而内侵入了我的骨子,已经根深蒂固地溶入了我的神经,和身体的每个细胞。
六月,在这个雨天,一个人在房子里。聆听着纯洁悠扬悦耳的民乐,这样的孤独是一种美,音乐的旋律,丝丝缕缕荡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柔软的音质鼓入耳膜,心无杂念,在音乐的天堂里,思绪翩翩纷飞。我是边寨那位,在溶溶的月光下,婆娑的凤尾竹下的那位姑娘;或许我是蝴蝶泉边那只斑斓的蝶,穿越了千年;或许,我是那位深宫宅院的幽怨的女子,独舞霓裳。
这样的心境,只有孤独的女子才能够拥有,音乐中,溶景,溶情。少了世俗的名利,少了浮躁,少了喧嚣,那份默默的情思,恬静的淡雅。是生活沉淀的一份静美,是岁月沉淀的一阕歌,一首诗!
孤独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百般思绪,万般情思。徐徐地在心海里,展开一页灵感的信签。写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一鸟一石,一人一景。看着它们在自己的灵魂中,在自己的文字里,生机盎然,感觉自己的心灵酝酿了一份美,文字也似乎永恒了。为自己的生命也锦上添花了。
六月,在生命海洋里,一只鱼自由的游着,它是孤独的,但它也是快乐的,因为孤独的魅力在它的心海里早已经生根,发芽,还开出旖旎的生命之花。而我就是这只鱼!
2008年6月21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