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季,梅熟了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是一句谚语。说的是江南一带,在梅子青黄时节,霪雨不止,且时日较长。现在杨梅名气远远大于青梅,因此大多数人认为这梅指的是杨梅,而据古语这梅应该是青梅,长成熟后颜色泛黄称之为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是一句谚语。说的是江南一带,在梅子青黄时节,霪雨不止,且时日较长。现在杨梅名气远远大于青梅,因此大多数人认为这梅指的是杨梅,而据古语这梅应该是青梅,长成熟后颜色泛黄称之为黄梅。记得年少时,我们每家会有几株青梅,即使童年时零食稀少,但还是不太受我们待见。一则虽爽脆但实在酸涩难以下咽,二则它的树枝上有很多尖刺,每次摘上几颗都会伤痕累累,皮开肉绽。后来青梅就渐渐被遗忘了,随着农民进城的速度加快,田野也荒芜了,山上的柴火也疯长,高大的青梅树就渐渐地被隐没在树林中,退化成野树,无人问津了。而杨梅近十年来名声大振,尤其是仙居杨梅。记得我们年少时,杨梅几乎都是野生的杨梅,个小酸甜,其主要味道以酸为主。到了成熟的季节,丛丛绿叶中透着星星点点的红,诱惑着馋嘴的孩子和大人们。野生的杨梅树都很高,要攀爬上去才能摘到,并且树上有很多的杨梅辣,那是一种很大的虫子,藏在杨梅叶子中间,一不小心就会被叮咬,叮咬后马上会起一个大包,并且疼痒难耐,抓破之后一不小心还会皮肤溃烂。野生的杨梅看着很红,但是一入口却是奇酸无比,吃了一颗杨梅不由自主地眯眼牙酸,一次吃几颗野生杨梅,吃饭的时候牙齿就软得不是自己的了。一山一水一故事,一树一梅一回忆。现在每每想起令人恐惧的杨梅辣和酸酸的野生杨梅,遥远的童年回忆一点一点真真切切地涌现在眼前,随着回忆牙齿泛酸的感觉也是如此真实。
江南地区一般在端午前后入梅,《四时纂要》里有言"梅熟而雨曰梅雨”。昨日,一群好友相约去仙居摘杨梅。现今的杨梅经过不断嫁接改良,无论是味道还是品相,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远望漫山的杨梅林,一簇簇似小山包,苍翠欲滴,根本未透露半分杨梅红色。待走近才发现粒粒红果点缀其间,凝翠流碧,闪红烁紫,宛若灼灼星火,如入其境,大有“未尝涎已流”之感。东魁杨梅像乒乓球般大小,红得鲜欲滴,紫得黑红发亮。听说黑紫色的最甜,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黑珍珠似的发出光来。但是黑紫色的往往长在最高处,采摘颇有难度。我伸手摘了颗黑紫色的,迫不及待地往嘴巴里送。“扑哧”一口咬下去,汁水红里带黑,甜甜的,从牙根一直流到舌头,甜润心脾。女儿却是摘了放在篮子里,说新鲜的有刺,要等等再吃。等她开始吃,没吃几口,杨梅汁就星星点点染红了双手和衣服。采摘的乐趣此起彼伏,无奈天公不作美,本来还是小雨,片刻间却越下越大,意犹未尽的我们只得下山避雨。
在仙居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做仙居人”。东魁杨梅号称杨梅王,比普通杨梅大两三倍,以其果大、色艳、味美享誉天下。东魁杨梅每只有乒乓球大小,大的一只就有一两多重,如果你是樱桃小嘴,一只杨梅,得咬许多口,更难得是东魁杨梅不是大而无当,它同样酸甜美味,令人回味。
身为仙居人看着各地朋友纷至沓来来仙居摘杨梅,着实为之骄傲,是因为有仙居的青山绿水,好山好水,才会有如此鲜嫩欲滴、甘醇甜美的杨梅。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