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原听禅
四月二十四日,久雨初晴,很想出去踏青。于是,我们乘公交车,来到城东十公里远,有着“天上云居,地上青原”(汉。张道陵)、“山川江西第一景”(宋。杨万里)之美誉的青原山。据史书记载,古时候,青原山风景非常
四月二十四日,久雨初晴,很想出去踏青。于是,我们乘公交车,来到城东十公里远,有着“天上云居,地上青原”(汉。张道陵)、“山川江西第一景”(宋。杨万里)之美誉的青原山。据史书记载,古时候,青原山风景非常优美,山上有著名的潭泉溪峡景点35处,处处留有达官显贵骚人墨客即兴吟咏题刻的手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篆书的“祖关”二字碑刻,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书写的“青原山”石匾,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亲笔长诗《游青原次韵周元翁》青石碑刻,宋代抗金名相李纲的《游青原山记》手书石碑,被誉为“青原四宝”。还有明朝著名理学家王守仁手书的“曹溪宗派”碑,明末四才子之一的方以智手书“天在山中”石碑,都是古迹墨宝。历代名人如唐朝名相姜公辅,重臣段成式;南宋名相周必大,名臣胡铨、向敏中,名词人刘辰翁;明朝名相杨士奇,大学士解缙,名臣李东阳、湛若水,理学家邹元标,地理学家罗洪先、徐霞客;清代名家施闰章、翁方刚等,都在青原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然而,最使青原山享有盛名的是山上有座千年古刹净居寺。净居寺原名安隐寺,因傍安隐山而得名。后来,宋徽宗赵佶赐名净居寺。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两度“饭僧青原,下榻净居寺”。一九三O年,“十万工农下吉安”,红军攻下吉安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净居寺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据传,唐朝神龙年间(公元705-707年),佛教传入青原山。佛教南宗六祖慧能弟子行思,从广东韶关曹溪南华寺云游到此,觉得这里风水绝佳,便随手折一荆条,倒插于地下,曰:“此地若为灵地,树当活。”15年后,行思再回青原,见当年倒插荆条长得十分茂盛,便择定在青原山开辟佛堂。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受阻,折返途中路过吉州,参禅青原。那时,净居寺僧众多达千人,成为江南一大名寺,是我国南方的主要佛场之一。
行思在青原广收僧徒,弘扬顿悟禅法,自成禅宗青原派系,为曹洞、法眼、云门之祖,称曹溪宗派,号南宗七祖。后来,行思弟子遍及江南,远播日本、东南亚,“曹溪宗派”成为日本佛教的正宗。
公交车驰入景区公路,不久,一座红亭扑入眼帘。红亭上的青石匾额上书“青原山”三字,这就是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手迹。朋友告诉我,这里是进青原山的第一道山门,再行200米,便是第二道山门,山门上刻有清代名家施闰章题写的“圣域”二字,可惜“文革”中被毁,至今没有修复。
又行约500米,很快就到了第三道山门,那是一个飞檐翘角的古式牌坊,颜真卿篆书的“祖关”二字笔力遒劲,夺人眼目。进了山门,向右一拐,净居寺便隐现在青山绿水之中。
好一个幽静清新的绝妙佳境!古木参天,流水淙淙,远去了尘世的喧嚣,抛却了人间的烦恼。前来进香礼佛的善男信女和到此旅游观光的游客们,自觉地停止了高声大嚷嬉笑打闹,小心翼翼地踏进佛门。
进寺不收门票。大门口摆着一张香案,案上放着线香,提示牌上写着:“投币一元,自请进香。”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和尚在此恭迎施主,为进寺院的人们指点路径。我去过不少名刹古寺,还没有碰到不收门票的,动辄三、五十元,有的上百元,还有的寺庙一些穿着禅衣剃着光头的人,以给游客看相算命为名,引诱人们进数百元一柱的高香,搞得无力消费的游客十分难堪。在当今物欲横流,不择手段捞钱的社会环境中,净居寺不收门票,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我不是佛门弟子,但我对佛教文化十分敬重,进了寺庙,总怀一颗仁慈虔诚之心。我向功德箱中投了一枚硬币,取了三枝线香,来到天王殿的弥勒佛前,点燃香火,双膝下跪,两手合十,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我喜欢这位弥勒菩萨,慈眉善目,满脸笑容,坦胸露肚,整日无忧无虑,常年乐观豁达。看见他老人家,我想起了那副有名的寺庙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是多么博大精深的佛教哲理!一个人能象弥勒佛所说的那样:“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弥勒佛圆寂时说的偈语)一生乐观处世,常以善心示世人,宽容世间一切,不做亏心之事,不为丑恶之人,那么这一生就算功德圆满了。
天王殿两边分立着威武神气的四大金刚,那横眉怒目的样子确实有点吓人。小时候去寺庙,我最害怕的就是他们四位。那时,我很不理解,佛门是清静慈善之地,怎么会有如此凶恶的菩萨?后来我才明白,四大金刚不是菩萨,他们立在殿廊两边,就好比我们今天的警卫人员,负有视察众生善恶、保护佛法僧三宝的神圣职责。他们面目虽然有点凶恶,但有慈悲的心肠。他们真正的名称叫四大天王,面目凶恶是为了对付那些危害佛法的妖魔鬼怪,而他们手里拿着的琵琶、宝剑、金龙、雨伞等法器,分别代表风、调、雨、顺,含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四面环水,两座大殿之间有一座古石桥连接。“文革”期间,这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刹被毁,但石桥基本保存完好,桥栏、桥墩和桥拱石都还能见一千多年前的痕迹。桥下水光滟潋,清波轻漾,水中有很多乌龟,记得以前来时还有十几二十斤一条的大草鱼。鱼和龟都是僧人和善男信女们买来放生的。因此,这个水池也叫放生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不杀生;提倡吃素放生,积德修善。这在凡夫俗子看来,几乎不可能做到。但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爱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有共同之处,有它积极进步的一面。
走过古石桥来到大雄宝殿。大殿里正在做佛事,木鱼哚哚敲响,钟鼓鈸铫齐鸣,妙安大法师正在领着众僧唱佛歌颂经文。我们不能进殿,只好在殿门口肃立观瞻。殿中香、花、灯、幢、幡、宝盖庄严罗列,中央供奉着三尊金色大佛坐像,正中那位便是佛祖释迦牟尼,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菩萨,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由于不能进殿烧香磕头,我们只能在心里顶礼膜拜。
佛经里说,释迦牟尼佛祖看穿了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爱恨怨愁、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等种种痛苦和不平等现象,下决心出家修行,讲经布道,帮助人间解除苦难,消灭不平等现象;而药师菩萨则千方百计使众生离苦得乐,从病痛、苦难、和灾害中解脱,为众生消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