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结缘

文学结缘

秘濇散文2025-08-27 18:03:31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有人喜欢玩牌,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爱好虽有有好坏,雅俗之分,但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不影响社会公德,就不要去反对。就像抽烟、喝酒一样,你不喜欢,也不要反对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有人喜欢玩牌,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爱好虽有有好坏,雅俗之分,但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不影响社会公德,就不要去反对。就像抽烟、喝酒一样,你不喜欢,也不要反对别人去喜欢!
“写作、唱歌、旅游、锻炼”是我的爱好,其中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之余,在闲暇的时光里,总喜欢写点东西,来记录生活,抒写情感。这么多年下来,积累起来有好几十万字,在各种报刊、网络上也公开发表不少。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居”。有着共同爱好的人相处起比较容易,喜欢走到一起,显得亲近。以“文学结缘”,这是我交友的主要渠道和方式。这么多年,通过文字我先后认识许多的人。他们都很喜欢文字,有的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写作的道路上,他们给予我许多的帮助与指导、关怀与鼓励!心底,我是非常地感谢他们的!

忠厚平易——陈平老师
我首先要感谢的是陈平老师。他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当初陈老师任县文联副主席,是文学刊物《大湖徐风》的执行主编。平时就喜欢文字的我在得知本地有此刊物后,我就有了投稿的欲望和冲动。当时我正在写了一篇题为《晨练》的散文,待完稿后,按刊物上的投稿信箱,我就试着地寄了出去。没想到第二天,陈老师就打电话给我,说决定录用我的文章,只不过其中有的地方要修改一下,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接完电话后,我就骑着车子激动地赶到了陈老师的办公室。
第一眼见到陈老师,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淳朴、善良、和蔼!通过谈话,得知陈老师和我是同属,都是属狗的,他比我大一轮。人都说属狗的人忠厚、老实,重情重义。我不敢说自己是这样的人,但陈老师绝对是这样的人!这在以后的交往中,都得到了一一印证。记得当时陈老师耐心指出了文章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他那种谆谆教导的态度就像是一个老师在辅导一位学生!我很受感动!
后来得知老师自幼喜欢文学,并自学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老师插过队、当过兵、做过记者,所以老师年轻时吃过许多苦,这从他满脸的皱纹和许多的白发上是可以看出的。老师擅于长纪实文学,长期立足本地,以写小人物悲欢故事为主。迄今为止,已发表作品60万字,并有多篇作品被《人民日报》、《周末报》、《每周文摘》等报刊发表或转载。早在2001年就出版个人作品集《往事如歌》。作品中大都是反映身边普通人的平凡而感人的生活,如《轮椅上站立的人》、《好警嫂王秀芹》《活着的“烈士”》等。老师的一生正如书中序的题目那样“饱蘸真情写人生”!
陈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爱民亲民之心,和种种善良举动,是和他从小受到优良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老师的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为人师表,心地善良。从小就教育子女要与人为善,扶贫积弱。这在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陈老师的母亲在多年前早已退休,退休后在省城里和陈老师的哥哥生活在一起。2008年,陈老师母亲从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中拿出20万块钱,在本县自己曾经任教的学校成立了一项“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学习优秀而家庭困难的学生。从这里我就可以了解和理解陈老师具有“忠厚、老实、善良”的品性根源了!
从那次后,我便和成老师成了忘年交!这和他平易近人性格、善良朴实的品格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我敬仰他的主要原因!在工作、生活和写作上他都给予我许多的帮助和指导。继《晨练》之后,我又相继在《大湖徐风上》,我发表了《九楼》、《小城的早晨》、《家乡的螃蟹》等十几篇文章。
陈老师的爱好很多,除了写作,他还爱好摄影、下棋、体育锻炼等。不仅是在文学上,在做人、做事上,他都称得上是我的老师!
在二十年前,我就认识莫云老师。莫老师那时候还是本县的一个普通中学的教师。但当时莫老师文学上的成就,在县内外已经很有名气了,尤其是诗歌创作。

朴实乐观——莫云老师
我认识莫老师也是缘自文学。当时我们几个热爱文学的青年自行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名为“野菊花文学社”。为了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文学社请来了本县的几位知名的作家给我们上课。记得有许卫国老师、陈家声老师、石岸老师,还有莫云老师。当初他留给的印象是:朴实、快乐、风趣、幽默!
莫老师和我有许多的相同点。都是出生于草根,在农村割过草,放过牛羊,后又考取了师范,做了一名教师,再后来都又在从教数年后改行到了政府机关工作。莫老师和我不同的是,他有着一颗永远快乐朴实的心和丰硕卓越的文学成就!
多年以后,再次见到莫老师,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这时他已经是市社科联的一位干部了,并负责《宿迁论坛》编辑工作。他虽身居官位,但还像当初一样朴实,从衣着上和谈话中,没有一点官本位的架子。对文学他是侃侃而谈,对生活他是笑看红尘。从他的谈话的内容和表情来看,根本看不出他已是年近六十的人了。莫老师对文学一直很执着,很是勤奋。多年来他在《散文》、《飞天》、《雨花》等一些著名的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各类作品200余万字。先后著有诗集《忘忧草》,散文集《乡路弯弯》、《天涯芳草》、《仰望闲云》等七本个人作品集。特别是近几年,几乎是每年出一本书。
细读莫老师的作品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一个“情”字,有浓浓的乡情,有深厚的朋友之情,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特别是后者,他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莫老师家中有一个瘫痪在床多年的妻子,他是不离不弃,总是默默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好妻子,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莫老师生活的态度一直是很积极,很乐观。不管是工作再累,家庭负担再重,他每次呈现在众人面前总是一副轻松、愉快的样子。这也是他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他是个很会生活的人,除了热爱文学,交友、饮酒、唱歌、旅游都是他的兴趣爱好。每年他都会抽出时间出去旅游。他的足迹已经踏遍大半个中国,游览了祖国许多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这从他许多游记散文中不难看出。听说下一步,他还打算去游览一些异域风光。另外,他很喜欢饮酒,而且酒量很好。这也许应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吧?诗人和酒总是分不开的。他喜欢酒后放歌,他的歌声总是高亢、粗犷而深情,从中看出他是个重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