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赐予化心语

生活赐予化心语

举厝散文2025-04-01 04:34:25
近闻博友逸飘女士在《红袖添香》大型文学网站散文栏拥有了自己的文集,很是惊讶和佩服,没想到她的颇受博友好评的博文竟获得该网站的如此青睐!点击文集:《夫妻间的那点事》、《我的漂亮房东》、《在故乡的八个月》
近闻博友逸飘女士在《红袖添香》大型文学网站散文栏拥有了自己的文集,很是惊讶和佩服,没想到她的颇受博友好评的博文竟获得该网站的如此青睐!
点击文集:《夫妻间的那点事》、《我的漂亮房东》、《在故乡的八个月》、《东泉之行》、《小偷的尴尬》、《那里,油菜花开》、《我和我的老总》、《人妖》、《妈妈,我也是你的孩子》、《亲戚家的晚餐》、《女儿的呼唤》、《那年,我十七》等洋洋洒洒竟有17篇之多,作为文集,的确堪称丰满而厚重。
请看我的感言:就女儿写涉及母亲、小弟亲情变异的作品,我读得不多,但此篇可谓佳作!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将这之间的度把握得很好:小弟下作的作法、母亲亲情的变异,都用叙述手法娓娓道来,显得异常真实和力透纸背。尽管没有刻画公证处里母亲和小弟的表现,但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看清亲情变异所带给当事人的伤害及亲情者撕破温情脉脉面纱展示出的憎恶面目—作者伤心的不仅仅是亲情的变异,更不是财产的得失;我们从文中读到的也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牵涉到女儿与继父神圣的亲情!这一点作者交代得十分清楚,也让我们看到了女儿心中具有神圣地位的继父情!当这种人间胜过亲情的父女关系遭到亵渎时,女儿不得不再次发出心中的呼喊,那怕是面对自己的生母和小弟。…主题集中、结构紧凑、手法简练,尤其是浓浓亲情和所受伤害的胸襟描写是那样的真实而感人,除了作者熟悉生活外,更重要的是作者没有被亲情变异所带来的悲伤淹没,笔锋所指,变异者即刻遁形!(《妈妈,我也是你的女儿》)
女性写饮酒的文字,我读得不多。这篇文章颇有看点,通过作者的酒席心态言行,传达出一种女性对酒的品饮看法,值得好饮者深思。行文流畅,尽管饮者描摹不多,但由于写出了席间的生动场面,仍给人亲临其景的感觉。(《敬酒》)
还有文集中《那年,我17岁》这篇作品看了使我沉思良久:文笔清丽,人物鲜明,白描勾勒,刻画生动,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少女略显苦涩的时代画卷。结尾又峰回路转,寥寥几笔就将少女的成熟和宽容善良描写得跃然纸上,令人信服。对于往昔的苦涩时代,作者巧妙地用母亲插入的细节给予淋漓尽致地揭露。还有,对林宁单相思的描写也颇为生动,至于他“一往情深”至今“孤身一人”的那份执着,我以为堪称这篇作品的神来之笔,由此这篇作品的结构确实值得写作者玩味,那是丰富人物内心的典型细节哦!我在想:林宁在守护心灵至爱的同时,或许会埋怨父亲的“小人举动吧”?
至于《女儿的呼唤》、《在故乡的八个月》等反映内心情愫和打工遭遇金融风波波及的亲历散文,更是呕心力作:前者因作者笔端捕捉到心灵的至爱呼唤而展示出女儿的铭心之爱;“记事起我就知道我有两个父亲:一个生父,一个养父。在生父面前我感觉叫父亲太沉重,无法启口;在养父面前我觉得他既熟习又陌生叫父亲张不开口。”这不凡的开头一下就给读者很深的打动:既是父亲女儿又无法开口相称,必然就勾起人们阅读的愿望。这一笔太重了,自然就成了作品的结构“焦点”或者叫小说的“眼”;接下来,作者选取的材料尽管很平凡——以示范作文代替讲解、为女儿订阅了难得的文学杂志及送我入高校途中的摔伤;可是为什么读来这么感人呢?“不知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养父本身的视力问题,竟连人带包掉进了路边的深沟里,我被吓懵了,是他叫我才猛醒过来,我赶紧接过他递上来的行李,然后使足劲把他拉了上来,我正要问他摔伤没有,他到先问东西掉没有?弄脏没有?弄湿没有?我心里一阵感动热泪模糊了我的双眼!到了学校,我才注意到养父的双脚上全是泥土,手还流着鲜红的血。这些他好象全然不知,仍然跑上跑下为我办理那些烦琐的手续,还和我的老师谈笑风生。”仅从这一段朴实的叙述回忆中,我们既看到了作者的情也看到了养父的感人的形象——大爱无言,润物无声,难怪女儿竟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仍会发出她心底的呼唤!后者《在故乡的八个月》则是一篇凝重的散文,作者经历之艰辛与浸透心血的文字融入一体,让我们看到了经济运行在突发变故中的企业残酷搏击;故事就发生在眼前,这就是作者的生存环境。能如此迅速写出深刻反映企业员工命运的作品,皆缘于作者身在其中之故。更由于她的真切体验,因而笔下的文字特别感人——她的胸襟、她的焦虑、她的希望、她的挣扎与无助……都纤毫毕现,给人以深入其中的感受。
逸飘女士的文集散文,取材都是来自她的现实生活,可贵的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琐屑,其原因就在于她能从生活的沙子里淘出和创作出反映我们周围现实生活的作品,而这正是她写作的成熟和进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