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东极——乌苏镇的风貌

中国陆地东极——乌苏镇的风貌

标量散文2025-10-30 19:24:15
游览了北极村的风采,不能不欣赏乌苏镇的风貌。我不知道去南极的感受,但我体验了北极和东极的不同。如果把北极看做一幅极美的画卷,那么东极就是一首悠扬动听的歌旋。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下午三点多,伴随着一路
游览了北极村的风采,不能不欣赏乌苏镇的风貌。
我不知道去南极的感受,但我体验了北极和东极的不同。如果把北极看做一幅极美的画卷,那么东极就是一首悠扬动听的歌旋。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下午三点多,伴随着一路优美的旋律,我们来到了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中国陆地东极乌苏镇——中国东方第一哨。
乌苏镇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毗邻,是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岛两国的岛屿,它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镇后西依小河,几面环水,树木苍郁,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乌苏镇虽小,却很富饶,虽然偏僻,但闻名遐迩
乌苏镇位于祖国中国疆域最东端,是中国陆地东极的极点,是我国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也是中国五星红旗每天最早升起的地方。每年夏至(六月二十一日或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二时十分),黎明就降落在这“东极小镇”上了。因此被誉为“东方第一镇”。这里有乌苏镇镇碑,东方第一基站,世纪井等,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乌苏镇对面的黑瞎子岛上。
乌苏镇是中外闻名的渔村。是抚远县的渔政规划捕鱼点。乌苏镇附近的乌苏里江水域是我国著名的大马哈鱼渔场,被称为“金色的网滩”,黑龙江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马哈鱼都产自这里。每到秋天的白露前后,大批渔民从四面八方集中并到这一带捕鱼。这时,镇上一改平时的清静孤寂景象,机声隆隆,人欢鱼跃,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温馨景象。镇上也住满了县水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前来收购大马哈鱼的商贩。可是渔汛一过,镇上就又恢复了它的平静,除了游客,就只有只剩下那一家居民和哨所的驻军部队与大江相伴。
乌苏镇附近,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聚居地。古老的“兽皮服饰”是赫哲族居民主要特色。赫哲族男妇老少个个都是捕鱼能手。赫哲族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生活习惯,餐饮文化也堪称一绝。赫哲族最为著名的“全鱼宴”种类繁多,日渐名贵的‘大马哈鱼子酱’和‘鲟、鳇鱼子酱’,成了独一无二的华夏东极边陲饮食文化,味道鲜美,让人久久回味。
乌苏镇归属抚远县。
抚远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属佳木斯市,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质肥沃,草丰林茂,宜牧草原一百六十万亩,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是当今世界没有污染的乌苏里“绿色食品”之乡、鱼米之乡。
抚远与国际间通商历史悠久,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且风格独特。这里有神话故事中的白四爷庙,古老的金明文化遗址,神秘的沼泽景观,珍奇的塞北野荷,极具魅力的冬季冰雪,独一无二的渔业资源等。
抚远口岸具有天然的深水资源,大型船舶可直抵抚远,是江海联运始发港。抚远的购物大市场,商品玲琅满目、质量放心可靠、深受俄罗斯游客的青睐。抚远有着其独特的地缘优势,离哈巴罗夫斯克城市航道距离仅六十五公里,高速水翼艇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在全国所有边境口岸所对应的国外口岸城市中,哈巴罗夫斯克是俄远东城市级别最高、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
抚远县又成了乌苏镇声望高远的别名。
乌苏镇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行政组织机构、最小的小镇,堪称世界小镇之最。说这里是“镇”,其实这镇上现在还是就只有老两口在这里看房子种地,再没有其他居民,只有驻军部队。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中巴车停到了一个右边有两栋楼房的路口,司机让我们下车,说乌苏镇到了。我坐在车门口,第一个下车,随后又有三名游客也下了车。我们目光相视,不约而同的小声低喃:这就是乌苏镇?
下了车站在原地,环顾四周,视野开阔,一望无际。河面逍遥自在的野鸭,头像磕头机一样,有节奏的点进水里捉鱼,河塘里时不时会有鱼越出水面,百鸟欢歌在丛林中。我喜欢这种自然的,幽幽的美。
乌苏小镇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长也就是一千米,镇上那条唯一、仅有十几米长的街道两旁各矗立一幢楼房,左手边的楼房靠在进镇的大路边。我们寻找一会不见人影,哦,原来是空楼一幢!顺着小街继续前行,真不容易,终于听到声音啦!一条大黄狗摇着尾巴‘旺旺’叫着朝我们跑来,把同车来的四川籍小姑娘吓得躲到了我身后,大黄狗见她跑一口叼住了她的鞋带,川姑娘撒腿想逃,结果一只脚被控制住,她身体前倾没迈出腿,就来了个扑腹式,幸好旁边还有其他人拦了一下,没伤着。大黄狗见势不妙,掉头跑到楼门口,看着我们叫,好像在说:不能跑,想跑就不是好人,不是好人我就咬,还不时的向门里张望,好像是在告诉主人有新游客来啦。
伴随大黄狗那有韵律的‘歌声’,从楼里走出一位小巧玲珑、五十多岁、衣着很朴实的妇女,她就是现在镇上的女主人,东极宾馆的女接待员。
东极宾馆共三层楼,很安静,房间也很简陋。一个房间三张床,一台电视机,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和拥挤的大都城市相比较,这里地域宽广,房间也就宽敞明亮。我们被安置在二层,我和川妹子住一间。安排停当已经三点半了,我们简单吃了点儿自己带来的东西,放好行囊,开始了乌苏小镇之旅。
大黄狗还真通人气,当你走进小镇时,它好客般的地唱着人们熟悉的‘歌’迎接游客,当你住进了宾馆,它就会像对待主人一样对待你啦,一见到你就摇着尾巴围着你撒欢。我们走出招待所门向右,应该是南方,这只大黄狗看着我们的走向,摇着尾巴走在前面,好像是在为我们做向导。
我们来到小镇街的尽头--江边。凝望江心,鱼船摆动,打鱼的人正在撒网,看到这歌一般景象,我好激动,便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由郭颂演唱的,反映赫哲族生活的歌曲--乌苏里船歌。
“啊朗赫赫呢哪--
啊朗赫呢哪赫呢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给根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舱
……”
好久没有这样释放了,今天有兴高歌一曲。我的歌声刚落,川姑娘就竖起了大拇指,赞扬我这位阿姨的歌唱得有味儿!
我们一转身,大黄狗就摇着尾巴走在前边。这里的男主人告诉我们就跟着大黄狗走,它会带你到哨所的。
江边没有路,大黄狗带领路我们穿越坑坑洼洼的小山包,顺着羊肠小道来到了哨所。
哨所有一幢小楼,前脸镶有‘中国东方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