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读书

我说读书

原宪贫散文2025-03-26 21:38:22
书,这个东西,不仅宽泛而且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厚薄不等,颜色不同用途多样,纸张有别形式多变:有电子版的印刷版的,有精装简装还有胶装线装的;有科技文化学术赏析解说研究探讨的,还有说拉弹唱歌舞体操武
书,这个东西,不仅宽泛而且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厚薄不等,颜色不同用途多样,纸张有别形式多变:有电子版的印刷版的,有精装简装还有胶装线装的;有科技文化学术赏析解说研究探讨的,还有说拉弹唱歌舞体操武侠瑜伽书法绘画……多的数都数不清道也道不明,难以归类无法统计数不胜数枚不胜举。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每个人都已没有办法离开这个东西了。
古人说读书是为了做官,后人说读书是为了求学,现代人说读书是为了赚钱,文革期间还有人说读书无用……。不管怎么说都围绕着为什么要读书或读书要做什么这个话题,这就给读书敲定了一个方向戴上了一顶帽子,说明读书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古人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管怎么解读都说明了读书有好处,他引领人们积极读书。开国总理周恩来说他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爱国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他启发我们要为祖国的建设多读书。我不是古人亦不是伟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我的文化素养只能勉强做个小学教师,教学生读书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级,为了同学们顺利考上大学尔后有个固定的好工作。这么短浅直白现实的读书观影响了我这么多年。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书,因为当时的条件不好作为小孩子的我只能读到爷爷的古书,那时我读不懂;长大后上学了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所能看到的书少的可怜,于是我只好一遍遍背《语录》读课文;参加工作了为了胜任那份来自不易的工作,我又只能苦读教育教学所需用的工具书;结婚了忙于家务和孩子,我便没有了心情和时间来读书,一本薄薄的读者杂志好几天才能读完,有时候买回家来高搁而起就不再有动书的机会,面对书海浑浑噩噩,一晃就把50多年给晃悠过去了,荒废了这么多年后近来才又对“闲书”产生了兴趣。但不管我怎么用心怎么努力状态总是大不如从前,好多字不认识好多词记不住,比看港、台、韩国电视剧还搞不清个中人物,看不了几页就要往前再核实几点,效率低的甚是难看。有心弃之不读又觉得对书本不起(好多都是我若干年前花重金买回来的),于是便硬着头皮反复坚持,不曾想,这一坚持还就坚持出了深意的认识——书养人,书还醉人。
我觉得读书和吃饭一样,都属人体所需。不用管它记得住还是记不住都不用苦思冥记,读过看过了解了就成,正如我们每天通过嘴巴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饭后还有那个人可以把葡萄糖、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再提起来数一数呢?进了肚子它们就作为营养被输送到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了。读了的书也是一样,不用费神它的结构、语言、人物、故事、思想内容等等,看过了就通过眼睛进入了大脑,再经过大脑分派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就连血管、经脉、细胞、骨髓都无处不有,那些文字该干什么也干什么去了,当他进入了人的灵魂深处就把一个人给滋润起来了。不信咱把一教授和一农民放在一起比比,农民和教授都是人还都是好人,可形象上就有了天壤之别,谈吐上也有了不一般的表现,农民身上那种天然的纯朴、教授身上那种厚重的文化,不是化妆师能够描画出来的,那是从两个人的骨子里透出来的,就连白头发长在两个人的头上都是不一样的表现,农民的白发给人以沧桑,而教授的白发却给人以渊博。一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不一样的感觉呢?地不是白种书也不是白读的,风吹日晒体力劳动思想单一等铸造了农民的体魄和形象,读书写字脑力劳动多角思维润朗了文质博学的教授模样。
书里面裹着的都是文化,看书,就会使这些文化渗进人的皮肤钻入人的骨髓,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再由举手投足的肢体语言表露出来,说话与不说话,动作与不动作,文化这东西都写在人的身上刻在人的脸上,因为它不仅武装人的思想陶冶人的灵魂,开启人的智慧激发人的思维,还让人丰富让人聪颖,让人见多识广改变人的学养。如果说生活是促发人成长的土壤,那么书就是蕴含在这土壤中的肥料;如果说社会是人生的舞台,那么书则是这座舞台上的导演。所以我说书“养”人,人被书修养。
书除了养人它还醉人。我不会喝酒当然就一定没有醉酒的体会,但从我的观察我猜想中能体会到:醉酒的人一定很舒服,要不每天不会有那么多的醉汉;醉酒的人一定很大胆,要不每天不会有醉驾者以身试法;醉酒的人腾云驾雾飘飘若仙,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迷恋。这是酒醉了人——“醉酒”,而书醉了人——我说是“醉书”:书的世界多姿多色五彩斑斓,是情的源泉爱的世界,才能的动车智慧的宝藏,书里面有良师有益友,有镜子有回音壁,有血有肉有人有事,有楼房还有花园……所以就有了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争分夺秒通宵达旦、宵衣旰食学而不厌、口不绝吟目不窥园、夜以继日十年寒窗、凿壁偷光刺股悬梁等许许多多形容和比喻读书执迷的故事和成语;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虽是对世态炎凉下的明清知识分子的嘲讽,但同时也不能不说那个喜极而疯的范进,是那个时期读醉了书的典型,我想他“疯”的很舒服;还有鲁迅笔下迂腐潦倒的孔乙己,饭都没得吃了还自命清高崇拜着“书”这个东西,不怕人耻笑不惧人看他不起。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
想起那些读书读到五谷不勤六谷不分的愚人、读到明白了一切世故的圣人、读成了庸人俗人的人,那个不是自我陶醉飘若神仙呢?再看看我们所最敬仰的名人和伟人,历代君王文人志士那个不是读书狂?所有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读书的典范,更是如痴如醉的读书狂。我不敢跟他们其中的任何一类人比,但我读起书来不想做饭不想睡觉不想思考乱七八糟的人情礼往。怎么说呢:书不能当饭吃书可以当饭吃?书醉倒了我?我被书醉倒了?不,是书不醉人人自醉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