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起穆尔娜琴

奏起穆尔娜琴

大通散文2025-03-18 20:01:18
有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我们来到了察布查尔乡下。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一起跳欢快的舞,唱古老的征途歌,还举行射箭、赛马等体育活动。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人奉乾隆之命西迁戍守伊犁
有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我们来到了察布查尔乡下。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一起跳欢快的舞,唱古老的征途歌,还举行射箭、赛马等体育活动。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人奉乾隆之命西迁戍守伊犁的日子,他们5000多人经历了一年多的艰难西行,来到了伊犁,后来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的后代后来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盛会,以作纪念。据说锡伯族人现在还保留着“结绳记事”的习俗,男人外出狩猎了,女人也出门采集了,只有年老体衰的奶奶守着他们的家默默祷告和许愿。她要悉心记录下长河般日子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一个男孩出生了,她就挂一个小弓箭在红丝绳上;一个女孩出生了,她就挂一条彩色布带。那些小靴子、小木锨、铜钱和羊髀骨都是这个家族形象的家谱。这条长长的从西北挂到东南墙角的女神,有一个吉祥亲善的名字:“喜利妈妈”。
除了四月十八日这天的盛会,一年中的其他节庆或秋收之后,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也经常进行射箭比赛,以牛羊作彩头,立起箭靶,约定距离,作一比试,输者牵出牛羊,当众宰杀,款待乡众。那种热闹喜庆的氛围,我想象应该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差不多。还听说锡伯人男女均会射箭,水平很高,并产生了一批优秀运动员,著名的全国射箭比赛冠军郭梅珍就是察布查尔锡伯族人。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恰当时候,难以一睹箭乡热闹的射箭表演。但是我们有幸看到了锡伯人的歌舞。在金泉乡依拉齐牛录村,我们看到有好几户人家男女老少聚会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有人奏起一种叫穆尔娜琴的乐器,旁边的七八个人又唱又跳,只见他们舞姿刚健、节奏明快,尤其是风趣的动肩,优美的挑腕,从第一感觉来看,开始还以为是蒙古族的舞蹈,但再注意看便有很大差别了,这种差别,却又不是我们这些门外人所能说得清楚的。察布查尔的民间舞蹈有模拟舞、执具舞和宗教舞。同行的告诉我,《贝伦舞》、打猎舞、婚礼舞和《萨满舞》是锡伯族的著名歌舞,它反映了锡伯族歌舞的特色。锡伯族民间歌曲有劳动歌曲、习俗歌曲和情歌,那天我们听到一名歌手唱《察布查尔好地方》:
伊犁河水流过的地方,
金色麦子丰收的地方,
察布查尔好地方。
金色凤凰降落的地方,
弹起特合纳歌唱的地方,
察布查尔好地方。
……
锡伯族有一首民间长诗叫《呀其那》,据说是“夫妻俩”的意思,歌曲旋律节奏非常轻快强烈,尤其是歌词内容逼真地描绘了锡伯族人的生活,有着朴实无华的蕴涵。你看那歌词:
呀其那,谋生计,
撒网打鱼到江边;
呀奇那,安新居,
木梭穿线织鱼网;
呀其那,一叶舟,
博击江水捕鱼忙。
……
呀其那,勤打猎,
披星戴月走山林;
呀其那,走山林,
使用弓箭和矛棒;
呀其那,咱夫妻,
满载猎物转回家;
呀其那,转回家,
新鲜野味做美餐;
呀其那,咱夫妻,
欢歌喜舞生活甜。
……
整首歌唱起来读起来均能琅琅上口,充满劳动的辛勤气息和生活情趣。2004年7月的一天,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的节目中,我们又欣赏到了由察布查尔几名男歌手演唱的这首歌,感到十分亲切。
夏天的时候,我再到金泉乡依拉齐牛录村的一位锡伯族朋友家里作客,这是一户典型的锡伯人家——从种满白杨树的路边,走进一个小庭院,那里养马羊牛狗,还栽了几棵葡萄藤和向日葵。他们的房子是一层的土房。他们热情的招待我们吃饭,还请了两位长者——朋友的父亲和他伯伯上桌。按照他们的风俗是只有很尊贵的客人,家里的长者才会出来陪客。他们吃的特色是烙饼(比馕好吃多了,软而香),水煮羊肉(汤非常的鲜、甜),还有就是西红柿、青瓜、茄子和辣椒做成的凉菜。他们爱喝酒也能喝酒,在场的男宾客一个酒杯,女宾客一个酒杯,一个接一个的轮下去喝。经过清代光荣的西迁,锡伯族从遥远的东北来到了最西部的伊犁戍边。他们在这里生存和繁衍。
青、蓝、棕却成了这里的主色调。年轻的锡伯族姑娘们喜欢有着滚边的各色绸缎或格布做成的对襟旗袍,下摆左右再开个衩。她们也喜戴上耳环、手镯和戒指。当然也少不了绣花鞋和坎肩的陪衬。漂亮姑娘们会梳着长长的单辫,再扎上各色的头绳,加上额箍、簪子、甚至还有绢花。
新娘子是专门的服饰,式样很有点满族的味道。漂亮的新娘子头上戴六至十二只都有着吉祥名子的簪花;从腑窝到脚底,身子两边会佩戴上几个绣花荷包,每只荷包的丝带上再点缀铜镜、水晶、玛瑙、琥珀等等各色的光亮饰品,新娘子会被绣花荷包衬得更加的艳丽夺目,充满了喜庆。不过婚后姑娘们可就要盘起头发了。
锡伯姑娘们善于剪纸,也都精于刺绣。除了做新嫁娘的荷包外,她们的手艺更表现在小儿的肚兜和坎肩上。她们绣上的花鸟蝴蝶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这里孩子穿着上的邋遢可是母亲的耻辱。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的“西迁节”可是她们最盛大的节目。节日的射箭场上,漂亮的姑娘们会换上露臂又露脐的红妆,不知是否变成了最新的民族时装。这里出过全国最多的射箭冠军,挽弓当挽强的姑娘们更是有着别一番的英姿飒爽。
这里还有着新疆少数民族中最高的升学率,这里走出过许多的锡伯族女硕士,女博士,其中也不乏美女加才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