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伟,你就是古运河畔“夜晚的星”

张平伟,你就是古运河畔“夜晚的星”

的保散文2025-02-16 10:43:48
“远方朋友啊,你愉快放光芒,
从天空里带来那夜的问候……”
2011年的巨人,在时间的历程上已经走过了100多个小时,可2010年最后一天的那个下午,在当年漕运码头的南岸,以德国作曲家舒曼轻柔的《夜晚的星》无伴奏四部混声合唱为序曲的音乐会的精妙音乐,合着运河的涛声,依然在我的耳畔回响。
那一天,走过五个岁月的运河之声合唱团音乐会在音响设备齐全的通州教育学院礼堂举行。
成立于2005年8月的运河之声合唱团,由通州区文化馆承办,隶属于通州区文化委员会。她的成员既有身兼要职的领导,也有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既有教师、医生、公务员,也有公司老板与企业家。共同的音乐爱好,高雅的艺术的追求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第二年就演出了原创声乐作品《运河组歌》。最近三年,成绩斐然。2008年6月第一次参加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京华之声合唱比赛,获得优秀节目奖,8月复排原创作品《运河组歌》并专场演出,10月在景山合唱节获二等奖第一名。此后在分别在北京合唱节、景山合唱节、中国合唱联盟“金五星”合唱比赛获得混声、男声、女声前三等奖的好成绩,成为北京市50大品牌合唱团之一。
今天的音乐会是汇报,是展示,也是示范,因为出席音乐会的除有关领导外,就是通州群众合唱团的负责人和队员。通州合唱活动靠这些人去推动,水平依赖这些人去提高。
运河之声首先带来无伴奏的《夜晚的星》和美国斯蒂芬。福斯特的《故乡的亲人》。尽管音乐具有极强的跨越文化、语言鸿沟的功能,但用中文演唱外国歌曲并非易事。必须深刻理解歌词内涵,细细体味情感发展,把握作品的基本思想,设身处地地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意境,并作出相应的艺术处理。小泽征尔说过:“总谱上的标志是忧伤,但是几分忧伤?哪种忧伤呢?内在的,暗淡的,或者仅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没有说明,我只有自己去作判断。”。运河之声唱出了舒曼那种唯美的浪漫和对朋友的眷眷深情,以及福斯特远离亲人时的孤寂和难过。
混声合唱法国比才的《波西米亚人之舞》,让我领略到了舌弹性“啦”字的主旋律,与普罗斯鼓节奏音型崩、崩、崩崩、崩崩的伴唱和声色彩丰富变化之美;《在幼发拉底河》,我既听到了悲愤的希伯来人,在幼发拉底河畔对被敌人占领的故土的怀念,又感受到了正为奥国所侵时的意大利人当作国歌一样借以抒发爱国之心的情怀;在深沉朴素自由的男声四重唱英国歌曲《甜蜜的家庭》中,我体验到了19世纪古典的风范;女声合唱德国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的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
运河之声所展示的外国歌曲美丽而经典,展示的中国歌曲也是竞放异彩。风趣诙谐的男声四重唱《回娘家》;运河色彩鲜明的既有粗犷豪放的男声合唱《运河遥》,也有和美亲切的女声合唱《我家住在运河旁》。混声合唱中,旷远悠长的《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欢快活泼的、民族风味浓烈的《掀起你的盖头来》、《快乐的聚会》,思念故土情浓的、分别是不同时代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游子情思》、《把我的奶名叫》,宽广激荡、亲和魅力的《又见西柏坡》。尤其是《十六字令》,运河之声充分发挥了合唱艺术中各声部的特色和功能,造成一种群山错落、倒海翻江、万马奔腾的气势,尽展伟人毛泽东卓越的观察、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超凡的品格。
是谁为运河之声合唱团植入如此众多的中外经典合唱歌曲的元素?是谁为运河之声的长足进步付出了辛勤而智慧的劳动?一个合唱团必须有个好的指挥,好的指挥就是不断进步的灵魂。运河之声的灵魂就是常任指挥张平伟!
张平伟,就是那个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指挥家徐汉文、顾扶林、蓬勃教授,并在多年的排练工作中跟随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高伟先生学习、受益匪浅的张平伟。他是通州区文化馆艺术教师,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会员。张平伟有过粉笔生涯,自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直至第九届,他和他率领弟子们,不是一等奖就是二等奖。2008年他调入文化馆以后便在“京华之声”合唱比赛中崭露头角,获优秀节目奖。运河之声近几年获得的大奖,凝聚着他的心血。不仅如此,他曾指挥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合唱团在华北电网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指挥中航工业制造所合唱团在华北片区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二名。
歌唱艺术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演唱最能直接反应社会现实,表现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指挥组织合唱团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运河之声演唱的这20首歌曲正是张平伟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体现!
张平伟筹办的这场音乐会,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展示运河之声精湛的演唱技艺?这位热衷于推动和提高通州地区合唱水平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他还有哪些深思熟虑的举措?主持人石岳那金属般撞击的嗓音,撩起人们的好奇:“……合唱团在不断地壮大,不久前我们刚刚组建了运河之声二团,作为后备力量。……”
运河二团?没听过这个名字啊!她有哪些队员?指挥是谁?她有哪些不同之处?好奇的人在拭目以待。
随着石岳的声音落下帷幕,一个风度翩翩的清癯的中年人走到台上。他屈起右臂微贴胸前,微笑鞠躬。啊,这不就是电视连续剧《红日》中的国民党情报处长吗?不就是《狼烟北平》中的日伪翻译官么?不就是《天行健》中那个北大校长蒋梦麟么?不就是《贞观之治》中那个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阎立本么?对,就是他,就是飞翔长青合唱团的团长指挥、兼职影视演员张晓明!台上四排挺拔站立的、目不转睛盯着指挥的54名的演员,正是飞翔长青合唱团的队员们!
高山流水般的钢琴声带来忧伤的《菊花台》。这首首描写古代外出征战的将军与独自在家守侯的妻子相互思念的歌曲,最早由武警文工团在2009年水立方的万人大合唱中一鸣惊人。张晓明用的就是这个版本,但他做了跨越似的艺术处理——由男声合唱加入女声。柔弱女声的融合,增强了婉转、含蓄、哀伤的力量,更显哀怜和揪人。当合唱团在细弱游丝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