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印象

阳朔印象

违越散文2025-02-06 23:43:17
去阳朔,为的是追寻一份记忆,寻找一份山水,感受一份相知。我来到阳朔的那个清晨,天正下着小雨,西街被笼罩在雨雾中,清晰和明静都掉入朦胧里,幸亏这雨也来得细腻,恰如我在岁月中的期待,隔着时光,生命灵动又鲜
去阳朔,为的是追寻一份记忆,寻找一份山水,感受一份相知。我来到阳朔的那个清晨,天正下着小雨,西街被笼罩在雨雾中,清晰和明静都掉入朦胧里,幸亏这雨也来得细腻,恰如我在岁月中的期待,隔着时光,生命灵动又鲜活,我在这细雨中,静静地触摸这一份世外桃源的点点滴滴。
雨珠溅落在西街的青石板上,发出细微的脆响,这和我几年前来阳朔明显不同,第一次来这里是为了邂逅,而这一次分明是为了相约的守望。阳朔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中依然如故,错落有致里,她们在街的两旁对望,看着世间的男男女女,也包括我在内,偶尔她们会相视一笑,荣华富贵在她们心中,从来都是云烟过眼,从古典中表意出现代才是阳朔的希冀,就如阳朔自信中饱含的那一份自知。西街任意一间客栈或是一个铺子,都像,都像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女子,带着典雅的气息,从岁月中浮现,又到岁月里栖息,她总是那样通脱,笑容才微微浮现,就洗尽游人肉体的疲惫了,心灵的喧嚣在云外,不在这里。总有那么一瞬间,西街的厚重与典雅,会轻轻地触摸我的灵魂,激荡着我的生命,使我顿悟。
阳朔自信,虽然她不爱张扬,但她也懂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分量,可举目四望里,她还是觉得自己最好,以致阳朔这个女子从来都是不管不顾的,阳朔大概是一个任性的人。不过人间还算人识货,一句“阳朔山水甲桂林”总算没有埋住阳朔的遗世独立,阳朔总是这样的,满满的自信中,她的神韵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独步天下,以至名扬四海。
阳朔的山实在太多,可阳朔从不以量来取胜,阳朔在心里告诉自己质才是关键,阳朔的山从来都以奇秀示人。山可以连绵数十里,但要保持自己独有的性情实在不易,阳朔的山从来就不相互依偎的,阳朔喜欢独立,山也这样,骨子里阳朔注重传统,山如是,水也如此,也许正因为这样阳朔才赢来别人挚爱,阳朔的山不喜欢暧昧的感觉。
阳朔的兴坪,算是得天独厚,古镇风格是山重水复,古镇个性是郁郁葱葱。风起时,山岚缭绕,极目望去,依稀可见江面捕鱼竹筏,在碧波中往来如梭,这样境地,难怪有人总说,阳朔山水在兴坪。奇峰林立点缀漓江,正是午后时分,雨停了,阳光散漫地照着。我在竹筏上眺望,温纯的感动慢慢升腾起来,它来自心房,也来自漓江。丛丛竹影渲染着两岸,漓江的清丽就这样被悄悄地勾勒出来,澄碧的江面倾入我的心里,注成我的心海,我看望漓江在岁月中点染她的笑靥。风来,云过,漓江形成的山水长卷,搁在心海的岸边。漓江不喜欢他人用文字来叙述自己的独特,漓江大概也不喜欢别人用笔墨来点染她的神采,漓江只希望浮生用心来读她,漓江是一部旷世奇书,漓江随着阳朔流经岁月,流经历史,流经我的心怀,漓江只需要那一份心领神会。
渔村处处,才是世外桃源的地方,千年古榕的脚下飘荡着刘三姐的传说,在日夜守望月洞奇观的时光中,又见遇龙河的清波跟天上的云霞一起,永远眷顾碧莲峰下的摩崖石刻,千百年来,她和书童、西郎、屏风等诸山一起,构筑阳朔的水墨丹青。
黄昏,落霞满天。过后不久,西街万家灯火,这个时候游人如织,洋人在这里亦如织,身在阳朔,我仿佛处在异国他乡,难怪西街又有“洋人街”之说了。阳朔是地球村,而西街又是外国人在华最为密集的一条街道。据统计,每年来此居住游览的外国人相当于这里常住人口的三倍。有1400多年历史的西街,永恒地保持南方村镇建筑规模,在坚守自己传统的同时,西街从不拒绝异国情调的融入,她兼收并蓄,使得阳朔中西合璧,最是适宜休闲身心,触摸生活的感悟了。在这里,你大可悠闲,大可散漫,大可温纯,大可置浮沉于九霄。西街深蕴使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最终多迷恋于此间,不忍离去。1978年以来,先后有1800万人次驻足阳朔,150多位外国元首亦游览于斯。
夜幕降临,我在一家客栈的阳台上,靠着藤椅斜斜地躺着,旁边是青绿的花草,对面朦胧的山峰撞目而来,很像一个突然来访的女子,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桌上的茶飘着清纯旷远的气息,我的人生或许就是杯里的清茶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