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向你的世界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属于我们真是的世界应该是背影的。泰戈尔说:“你看不见你自己,你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而我们之所以看不见自己,看不清的这个世界,因为分不清哪些是背影,哪些又是正对着我们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属于我们真是的世界应该是背影的。泰戈尔说:“你看不见你自己,你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而我们之所以看不见自己,看不清的这个世界,因为分不清哪些是背影,哪些又是正对着我们的面孔。纷繁交错,人来人往的现实里,我们能看见的那一层层面具下掩藏的真性情,背影为我们作足了介绍。只是,那是我们关注的是哪一张涂满了油彩的面具,而忽略了那一个简单的转身……
“标签”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而人们似乎很是习惯了贴标签的动作。为什么有标签的存在?因为人们思维方式的存在。人们喜欢贴标签,也热衷于揭下标签。而这样的标签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熟悉”的四周;而这样的标签又会去到哪里?去到我们“不熟悉”的周遭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惯性思维!
当人们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从开始的第一眼,总是会习惯性的为它贴上花花绿绿的标签。但正当你面对一个又一个背影的时候,什么都单纯到了一个无法下定义的漆黑国度。可是否背影就没有标签了呢?自然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标签占据的。看一个物品,有标价;看一个人,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标尺;看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标准;到最后,这些标价,标尺,标准都会融入“标签”二字。只是,在背影里贴上的标签会比正面的我们的身上贴的标签少。而也应该庆幸,正因为这一份少,让背影的“标签”更贴近一个人真实的模样。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背影才是我们最真实的模样的说法还真有它的可取之处的说。
可一个人的背影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段评书,一个故事,一场戏剧,都未提及的那样一个背影,是正史,野史里未能演绎的真实的模样。而观众们注意的是台上展现的面孔,注意到的是讲评书,说故事,演戏剧的人的正面。但是它存在,就在我们的生活里。虽说我们的历史不会注意那样的一个背影,但我们会探寻到事件的背后。都说背后的故事,可是一个清晰的念头却是在这个时候出现,背后的故事,不等于背影故事。这是我们真正在探究一件事情背后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会忽略的那个背影,至于那是什么,谁知道。
之前说到,背影其实是贴近我们真实的自己的,或许说是我们的一面真实。因为我们的背后都没有长一双眼睛,一双能看见我们需要在它面前掩藏住我们最真实的感受的事物,自然我们也无需设防,也许,在背影里的故事,包含的正是我们性格里最脆弱的那部分。
席慕蓉《戏子》里未提及一个背影,但今生今世我们只是个戏子,面上画着的油彩遮住了我们最真实的想法,尽管明明看见自己的背影正因为别人的故事而哭泣。一笔一划都刻在面上的皮囊里,那样的面具后的背影包藏的那些软弱与真实,或许真是在夜里会发光的存在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