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为证

以石为证

马蹄鳖散文2025-02-02 15:49:52
那个石匠一转身,径直走出了落日下的澳门普济禅院。山径曲折,林壑清幽。石匠边走边想着那禅院东边后花园里的一张石桌和四条石凳,今天总算完工了。活儿干的漂亮,放置地也恰到好处,老禅师很满意,工钱而外又多打赏了一壶酒钱,今个就好好醉一回。石匠边想边禁不住哼起了家乡的小曲,曲调悠扬,在一片夕阳晚照中尤为悦耳。
然而,那个快乐而单纯的石匠永远也不会想到,他千辛万苦、精雕细琢出来的石桌石凳,会在他身后几百年成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耻辱的见证。曲声依旧绕梁,山河却已破碎,民族不幸,石匠不幸,山石亦不幸。历经明清两朝风雨的石桌石凳,在亲眼目睹鸦片战争使这个民族整体大溃败的黯然萧瑟之后,又亲历了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苟延残喘的清政府为向英国乞和,特遣使与英人在座落于澳门的普济禅院谈判,就在那张石桌之上,一个出卖民族、出卖国格的丑剧上演了。1842年签订于南京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在这里初具雏形。家国从此破碎,山河从此凋敝,石头有灵,为之呜咽;九泉下的石匠有知,也该是一番悲恸啼血吧?
可是,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似乎刚刚开了个头,那些石桌石凳还没来得及铺满灰尘,1844年,又有一群西洋贼寇闯进了后花园,依旧在那些石桌石凳上,又一份使我们彻底丧失民族尊严、国土完整的中美《望厦条约》如恶婴出世,扑在贫瘠而瘦弱的母亲怀里,凶猛吮吸着最后一滴带血的乳汁。滔滔的濠江水啊!你要流淌多少年,才能洗尽沾满我们衣襟的血和泪;不幸的民族啊!你要怎样的脊梁,才能承载那些刻在石头上饱含屈辱和辛酸的字迹。
石桌无言,石凳也无言,它们只能静静地伫立在南中国海的一隅,怒视着太平洋上不断涌来地惊涛骇浪。《望厦条约》之后,《中法黄埔条约》的乌云又一次笼罩了早已破败的后花园。面对列强的一次次蹂躏,即使是石头也要发怒,更何况我们这个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民族。终于,1849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澳门望厦村七名勇士忍无可忍,他们举起快刀,在一个夕阳染红海水的傍晚,将骑在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的葡国总督斩于马下,为了村人不受牵连,最后又以死示国人。一幕悲壮的英雄史诗瞬息开落,一个民族抗击外辱的劲歌却从此升起。从太平天国到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从卢沟桥畔到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声庄严宣告,我们的民众踏着先辈的血印和足迹,前仆后继,如潮水一般不断地起义,不断地抗争,终将外辱内患赶进了太平洋,一个崭新而不屈的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而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古老的民族重新焕发出新颜,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共和国正巍然拱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些披载着历史沉疴的石桌石凳伴随着澳门的回归悄然抚伤已期十载,今日,它们依旧还好吗?古老的神刹是否依旧奏着晨钟暮鼓?但愿从此进出山门的永远是祈祷和平的人们,我希望,我相信。
以石为证,让悲剧不再重演,历史只属于昨天。
标签
相关文章